不同施氮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魏

作者: 郭魏;齐学斌;李中阳;李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水;氮素;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区系;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311-315+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再生水灌溉和氮素施用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种植小白菜,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在5种施氮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区系分布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学性状方面,再生水灌溉提高了土壤盐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氮素含量,降低了蔗糖酶活性;相同施氮水平下,再生水处理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清水处理。在微生物数量方面,在低氮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真菌起促进作用,对氨化细菌无明显影响;在高氮水平下,再生水灌溉促进土壤细菌和氨化细菌增长,抑制土壤真菌生长。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总数与总氮和硝态氮(NO3--N)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机质(OM)含量和pH呈负相关;氨化细菌总数与硝态氮、温度、细菌总数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种类与土壤化学性质的CCA典范对应分析表明,NO3--N、总磷对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影响较大,pH和OM含量对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影响较大。再生水灌溉下120mg/kg氮素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生物活性的提高,提升土壤肥力。

分类号: S154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氨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郭魏,齐学斌,李中阳,李平. 2015

[2]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氮素与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郭魏,齐学斌,李平,李中阳,周媛. 2015

[3]土壤酶活性对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滴灌的响应与评估. 王宇,刘春成,李仁杰,曾智,崔丙健,张凤华,闫明丽,胡超,马天. 2023

[4]石油污染物对山东省三种类型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梅,江丽华,刘兆辉,郑福丽,张文君,林海涛,宋效宗,董健. 2010

[5]不同施肥方式对压砂西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耿源濛,孙权,顾欣,纪立东,王锐,吴萍. 2016

[6]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 2012

[7]不同滴药处理对设施瓜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纪立东,杨建国,樊丽琴,张志明,王军,夏婷. 2016

[8]宿根甘蔗衰退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高欣欣,刘少春,张跃彬,方志存,刀静梅,樊仙. 2016

[9]攀枝花市烟区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变化分析. 杨军伟,曾庆宾,张瑞平,官宇,袁家富,徐祥玉. 2016

[10]生物炭施用对稻田氮磷肥流失的影响. 肖建南,张爱平,刘汝亮,杨正礼. 2017

[11]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12]贵州山区不同海拔蔬菜种植区域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 孟平红,郭惊涛,李桂莲,潘德怀,李从信,付纪勇,肖厚军. 2015

[13]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曹铨,沈禹颖,王自奎,张小明,杨轩. 2016

[14]连作对土壤及谷子产量的影响. 卢成达,李阳,孙迪,张丽娜. 2018

[15]垄膜保墒集雨对旱地桃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晨冰,张帆,赵秀梅,王鸿,王发林. 2018

[16]复合菌剂对盆栽番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曹恩珲,侯宪文,李光义,黄庆茂,李勤奋. 2011

[17]槟榔-平托花生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颜彩缤,胡福初,王彩霞,赵亚,冯学杰,李少卡,王祥,陈哲,郭利军,范鸿雁. 2020

[18]五种不同伴生栽培对黄瓜耕层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晓梅,程亮,韩勇,禹涛. 2020

[19]留膜留茬免耕栽培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建军,党翼,赵刚,王磊,樊廷录,李尚中,雷康宁. 2020

[20]不同有机堆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萨日娜,陈立新,王娟,刘力勇,邹春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