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面测量方法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镕源

作者: 刘镕源;王纪华;杨贵军;黄文江;李伟国;常红;李小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SUNSCAN;照相法;比叶重法;参数修正;冬小麦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220-22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研究以冬小麦为对象,对叶面积指数测量的几种方法(比叶重法、照相法及SUNSCAN测量法)从测量难易程度、误差来源、适宜条件等方面做了比较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比叶重法及照相法在整个生育期间均可使用,而基于SUNSCAN的仪器测量法在冬小麦封垄前的测量还需进一步研究。对SUNSCAN一天内不同时间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最适宜测量时间为13:00-15:00。照相法的测量精度最高,比叶重法次之,SUNSCAN测量需要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做参数修正。针对SUNSCAN测量LAI提出了一种对叶倾角分布参数进行修正的方法,对3种冬小麦株型品种3个不同生育期进行了参数修正。该研究有助于地面测量叶面积指数的方法选择,同时对提高SUNSCAN测量精度具有参考意义。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花生叶面积指数精准快速监测方法研究. 董建舒,申孝军,衣若晨,李强,苗昊翠,侯献飞,陈军伟,薛铸. 2024

[2]株型对冬小麦冠层叶面积指数与植被指数关系的影响研究. 唐怡,黄文江,刘良云,王纪华. 2006

[3]不同株型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多时相分析. 杨贵军,邢著荣,黄文江,齐腊,李伟国. 2010

[4]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探测研究. 高林,杨贵军,李红军,李振海,冯海宽,王磊,董锦绘,贺鹏. 2016

[5]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估算. 杨福芹,冯海宽,李振海,金秀良,杨贵军,戴华阳. 2015

[6]基于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区域冬小麦单产遥感估测. 任建强,陈仲新,周清波,唐华俊. 2010

[7]不同品种冬小麦再生生长对刈割干扰的响应. 王丹丹,田莉华,沈禹颖,刘渊博. 2014

[8]基于分段方式选择敏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李鑫川,徐新刚,鲍艳松,黄文江,罗菊花,董莹莹,宋晓宇,王纪华. 2012

[9]基于TM影像的冬小麦苗期长势与植株氮素遥感监测研究.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童庆禧,刘良云. 2007

[10]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的普适性研究. 谢巧云,黄文江,梁栋,彭代亮,黄林生,宋晓宇,张东彦,杨贵军. 2014

[11]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特性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王重,李剑峰,高新,时佳,焦阳,韩雪,樊哲儒,赵奇. 2020

[12]基于高光谱遥感与SAFY模型的冬小麦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明星,李长春,李振海,冯海宽,杨贵军,陶惠林. 2020

[13]基于新型植被指数的冬小麦LAI高光谱反演. 束美艳,顾晓鹤,孙林,朱金山,杨贵军,王延仓,张丽妍. 2018

[14]刈割高度对冬小麦再生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王茜,杨丽群,雷家运,杨景宁,王玉平,王丹丹,杨倩,沈禹颖. 2017

[15]基于改进水云模型和Radarsat-2数据的农田土壤含水量估算. 杨贵军,岳继博,李长春,冯海宽,杨浩,兰玉彬. 2016

[16]基于无人机成像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LAI估测. 陶惠林,冯海宽,杨贵军,杨小冬,刘明星,刘帅兵. 2020

[17]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监测. 孙慧,冯美臣,李广信,王超,肖璐洁,杨武德. 2019

[18]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冠层含水量的光谱响应. 孙乾,顾晓鹤,孙林,王淼,周龙飞,杨贵军,李卫国,束美艳. 2019

[19]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估算. 陶惠林,徐良骥,冯海宽,杨贵军,代阳,牛亚超. 2020

[20]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研究. 张春兰,杨贵军,李贺丽,汤伏全,刘畅,张丽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