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万鲁长
作者: 万鲁长;张柏松;黄春燕;郭惠东;单洪涛;李斌;姜春君;陈黎明;姚建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阿魏蘑;杏鲍菇;栽培模式;出菇条件;细菌性黄腐病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03 年 10 卷 02 期
页码: 40-44
摘要: 试验证明 ,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 ;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 13~ 2 0℃ ,空气相对湿度 85 %~ 95 % ;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棉籽壳栽培杏鲍菇和阿魏蘑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宫志远,于淑芳,曲玲. 2003
[2]葡萄糖、蛋白胨对阿魏蘑、杏鲍菇菌丝影响试验. 宫志远,于淑芳,孙传恒,曲玲. 2003
[3]杏鲍菇不同栽培模式试验. 郭向华,王海旺,孙叔宜. 2003
[4]阿魏蘑杂交育种研究. 翟阳阳,宋金俤,吴成龙,曹艳芳,蒋宁. 2018
[5]阿魏蘑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研究. 宫志远,于淑芳,曲玲. 2002
[6]阿魏蘑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李维瑶,杨焱,唐庆九,郝瑞霞,刘艳芳,张劲松,赵勇. 2008
[7]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阿魏蘑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宫志远,于淑芳,张海兰,李自峰. 2002
[8]不同栽培方式对阿魏蘑产量的影响初报. 于迎春,黄春燕,郭惠东,万鲁长,单洪涛. 2003
[9]中药渣栽培杏鲍菇技术. 曹德宾. 2009
[10]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研究. 谈峰. 2018
[11]杏鲍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魏善元,董景奎,何成文. 2010
[12]水和调理剂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二次出菇影响的研究. 谈峰,张健,李敏,李玉娟,王莹,许建民. 2015
[13]内蒙古高原地区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 张向军,王海燕,张小芬. 2012
[14]巨菌草栽培杏鲍菇关键技术及其研发方向. 陈旭,杨仁德,杜慕云,朱森林,曾茜,李剑. 2016
[15]酱香白酒糟栽培杏鲍菇菌株及培养基配方筛选. 魏善元,杜慕云,李剑,陈旭,朱森林,吴小波,王小波,张爱华,杨仁德. 2016
[16]不同皇竹草配比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效果研究. 朱森林,张爱华,魏善元,陈旭,杜慕云,李剑,杨仁德. 2016
[17]适宜甘蔗渣栽培的杏鲍菇菌株筛选. 杨杰仲,郑治洪,曾茜,廖敏会,卢颖颖,张金霞,魏善元. 2019
[18]意杨加工下脚料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 汪国莲,陈明. 2007
[19]杏鲍菇杂交F_1代群体部分性状遗传分化研究及F82菌株的选育. 李红梅,尚晓冬,谭琦,潘迎捷. 2009
[20]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高颖,李莉,周建树,陈飞,于广峰,柴林山.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地道通风楼房猪舍冬季环境因子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钟志君;洪亮;刘进远;倪青松;邓卉;吕学斌;李斌
关键词:地道通风;楼房猪舍;冬季;空调控制;环境因子空间分布
-
基于血液代谢组筛选奶牛血氧饱和度相关代谢物及通路
作者:龙怡舟;娄文琦;黄上真;师睿;陈功;李斌;次桑卓玛;徐青;王雅春
关键词:荷斯坦牛;血氧饱和度;血液代谢物;高原低氧应激
-
密度对十斑大瓢虫不同虫态生存的影响
作者:梁辉;邓全;刘国;陈河竹;马鹏;李斌;刘东阳;余佳敏;江连强;蒲德强
关键词:蚜虫;十斑大瓢虫;幼虫;密度;生物防治;容积-密度组合;发育历期;存活率;重量
-
北京典型绿化乔木对PM2.5无机成分NH+4和NO-3的吸收和分配机制
作者:房佳兴;李少宁;柴硕;赵娜;徐晓天;李斌;张俊杰;王梦雪;张琴;刘辰;吕金昊;鲁绍伟
关键词:典型绿化乔木;一次性熏气法;15N示踪;PM2.5无机成分;吸收与分配
-
西藏地区奶牛泌乳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许静漪;任小丽;张震;温东旭;陈功;李斌;徐青;王雅春
关键词: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泌乳性能;乳品质;高原奶业
-
猪舍智能作业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岳健民;朱君;刘胤池;赵宇亮;贾楠;陈超;李斌
关键词:生猪养殖;导航技术;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
-
西藏地区奶牛夏秋季鼓膜温度昼夜节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佳伟;张海亮;许静漪;杨轩宁;王佳欣;张子豪;扎西贡嘎;李斌;徐青;王雅春
关键词:高原;奶牛;鼓膜温度;昼夜节律;群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