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艳凤

作者: 白艳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危害特性;防治对策

期刊名称: 生物灾害科学

ISSN: 2095-3704

年卷期: 2014 年 02 期

页码: 185-187

摘要: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大多数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属绝产性病害,植株一旦得病,几乎颗粒无收。70年代后期,玉米丝黑穗病的大面积发生,逐渐成为限制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提高的制约因素,经我国几代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对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侵染条件、侵染规律,抗病遗传规律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病菌来源、侵染途径、侵染条件、生理小种等特性,并提出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弱的品种正确包衣种衣剂、药剂拌土、促进出苗、加强田间管理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5.131.42

  • 相关文献

[1]玉米丝黑穗病和丛生苗的发生及防治. 晋齐鸣. 2003

[2]青海省坎布拉林场纵坑切梢小蠹发生危害特性研究. 张登峰. 2013

[3]警惕新入侵昆虫梣粉虱[Siphoninus phillyreae(Haliday)]在中国大陆扩散. 宋文进,万方浩,张桂芬. 2015

[4]外来入侵生物小火蚁国外研究进展及我国应对策略建议. 江幸福,任麒麟,戈悦,张蕾. 2022

[5]警惕新入侵昆虫粉虱[Siphoninus phillyreae(Haliday)]在中国大陆扩散. 宋文进,万方浩,张桂芬. 2015

[6]警惕新入侵昆虫梣粉虱[Siphoninusphillyreae(Haliday)]在中国大陆扩散. 宋文进,万方浩,张桂芬. 2015

[7]6%福美双·戊唑醇·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陈景莲,徐利敏,于传宗. 2012

[8]抗玉米丝黑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邢跃先,吴凤新,李姝睿,蔡鑫茹,孙志超,夏远峰,牟忠生,周洋,赵贤容,徐明良,檀国庆. 2012

[9]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与有效防治. 姜媛媛,王景会,胡娟,刘宏伟,李万良. 2013

[10]玉米丝黑穗病特征特性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白艳凤. 2014

[11]基于染色体片段导人系发掘抗玉米丝黑穗病主效QTL. 吉海莲,翁建峰,吕香玲,王振华,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 2012

[12]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 石秀清,王富荣,赵晓军,王建军,赵丽芳. 2007

[13]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试验. 杨书成,王燕,王建军,赵丽芳,王富荣,石秀清,贾鑫. 2011

[14]土壤温湿度及播种期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影响. 李宝英,郑铁军,郭玉莲. 2006

[15]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及对抗病育种的一些探讨. 赵晋锋,宋殿珍,张文忠,栗红生,刘景秀,杨国英. 2002

[16]烯唑醇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应用技术研究. 李宝英,郑铁军,郭玉莲. 2005

[17]种衣剂(或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对比试验. 李志勇,梅丽艳. 2008

[18]春、夏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对刺激物及杀菌剂的敏感性比较. 曹志艳,孟川,董志平,董立,董金皋. 2013

[19]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的创建. 邢跃先,吴凤新,蔡鑫茹,孙志超,夏远峰,晁青,徐明良,檀国庆. 2011

[20]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效果.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赵晓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