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豆11亲本追溯及增产潜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海祥

作者: 任海祥;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白艳凤;孙国宏;李文;杜维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牡豆11号;系谱;核遗传贡献率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681-6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牡豆11是以黑农51为母本,绥农3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抗病、耐密植特点.通过建立牡豆11亲本系谱树,追溯祖先亲本,分析了祖先亲本的核遗传贡献率,分析了系谱树中大面积推广的大豆核心种质,及其对牡豆11增产潜力的遗传贡献.系谱分析表明,牡豆11属于五顶株细胞质家族,传递过程是:五顶株→黑农16→黑农28→黑农37→黑农51→牡豆11.核基因由26个祖先亲本共同提供,前10位依次为永丰豆、金元、吉林四粒黄、克山白眉、小金黄、克山四粒黄、十胜长叶、哈78-6289-10、五顶株、东农33.祖先亲本核遗传的贡献率最大的是永丰豆(10.16%),金元、吉林四粒黄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频次达到22和20次,遗传贡献率为10.11%和9.91%,列前3位.系谱树中含有大面积推广品种:群选1号、黄宝珠、紫花4号、满仓金、丰收6号、黑农16、绥农4号、垦农4号等核心祖先亲本,牡豆11聚合了东北核心种质高产遗传基因,这些优良种质基因杂交重组,使其具有高产遗传基础潜力.牡豆11较母本黑农51提早成熟11 d,较父本绥农31提早成熟6 d,集成了早熟祖先亲本品种的早熟基因,产生超亲遗传选择效果,牡豆11适应有效积温2 300℃以上地区种植应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1983—2010年北京市大豆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 刘章雄,孙石,李卫东,陈立军,常汝镇. 2013

[2]中品95-5117抗大豆花叶病毒基因源分析. 关荣霞,陈玉波,方宏亮,刘硕,腾卫丽,李文滨,王丕武,常汝镇,邱丽娟. 2010

[3]大豆品种吉林20、30对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分析. 董岭超,闫晓艳,邱强,杨振宇,李曙光,张伟,闫日红. 2010

[4]优良大豆品种合丰25的遗传组成. 关荣霞,秦君,胡静深,陈为秀,常汝镇,刘章雄,邱丽娟. 2009

[5]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英文).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2015

[6]绥农14系谱产量生理特性演化研究. 金剑,刘晓冰,邱丽娟,米亮,李艳华,王光华,Stephen J.Herbert. 2009

[7]利用SSR分析标记鉴定大豆育种中杂交真伪和后代系谱. 韩冬伟,刘春燕,胡振帮,蒋洪蔚,于凤瑶,范冬梅,郭广宇,孙蕊,赵曦,曲忠诚,胡国华,陈庆山. 2012

[8]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2015

[9]国外种质拓宽中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SSR标记分析. 秦君,陈维元,关荣霞,姜成喜,李英惠,付亚书,刘章雄,张孟臣,常汝镇,邱丽娟. 2006

[10]日本大豆种质十胜长叶对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分析. 郭娟娟,常汝镇,章建新,张巨松,关荣霞,邱丽娟. 2007

[11]大豆品种跃进5号的遗传贡献分析. 王彩洁,李伟,张礼凤,张彦威,刘薇,王玉斌,徐冉. 2023

[12]皖豆系列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张磊,戴瓯和,朱国富,黄志平. 2000

[13]合丰号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胡喜平. 2002

[14]诱发籼稻早熟同型系的研究 Ⅲ.早熟同型系的发生与不同系谱亲缘的关系. 陈秀兰,杨鹤峰,何震天,韩月澎,柳学余. 2002

[15]吉林省水稻品种品质的研究Ⅳ.吉林省优质品种的系谱及品质聚类分析. 张三元,李彻,张俊国,赵劲松,石玉海. 2000

[16]广西水稻主栽品种及其系谱. 周泽隆. 1989

[17]华北夏谷区主要谷子品种及其系谱演变与遗传基础分析. 刘正理,程汝宏,张凤莲,夏雪岩,师志刚,侯升林. 2006

[18]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张英虎,沈会权,臧慧,栾海业,乔海龙,陶红,陈健,陈和. 2016

[19]一份珍贵的稻种资源——广亲和恢复系中413. 罗利军,应存山,余新乔,梅捍卫,王一平,钟代彬. 1996

[20]基于标记系谱的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刘奕.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