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商全玉
作者: 商全玉;杨秀峰;王松;刘安晋;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吴振明;曹国庆;张从风;王天一;刘婷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黑粳12;极早熟;选育;应用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93-94
摘要: 黑粳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于2011年以空育131为母本、松粳5号为父本杂交,经海南加代系谱法连续6代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粳12具有极早熟性、产量高、米质优、抗倒伏性好等优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10℃活动积温2000℃区域种植。对黑粳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极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谭福忠. 2003
[2]极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 商全玉,杨秀峰,王万霞,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吴俊彦. 2018
[3]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的选育及应用. 方兆伟,樊继伟,李健,迟铭,陈庭木,刘金波,杨波,王宝祥,刘艳,周振玲,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2012
[4]水稻新品种连粳9号的选育及应用. 方兆伟,李健,樊继伟,迟铭,陈庭木,周振玲,杨波,刘金波,王宝祥,刘艳,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2013
[5]高产优质杂交中粳稻连8优3号的选育与应用. 李健,方兆伟,迟铭,杨波,王宝祥,陈庭木,刘金波,刘艳,邢运高,徐波,孙志广,卢百关,徐大勇. 2018
[6]优质高产抗病中粳新品种泗稻15号的选育及应用. 陈卫军,陈春,赖上坤,王磊. 2016
[7]K型不育系K18A的选育及应用. 郑家奎,蒋开锋,张长伟,万先齐. 2001
[8]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1345的选育与应用. 谢戎,李永洪,罗婧,向箭羽,黄富. 2010
[9]优质水稻新品种长白19的选育与利用. 全东兴,周广春,全成哲. 2009
[10]高产优质杂交晚稻组合金优498的选育及应用. 周昆,黄为. 2013
[11]籼型巨胚功能稻新品系"黑珍珠"的选育与应用. 张祥喜,袁林峰,罗林广,张标金,熊艳,邬磊,尹德凤,涂田华. 2019
[12]花椰菜新品种夏雪40的选育.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方文慧,刘奎彬. 1999
[13]玉米新品种德禹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生,王晶,倪培涛,王宏昌. 2019
[14]水稻新品种黑粳1518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 2020
[15]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与栽培技术. 陈海军,鞠伟,巩双印,李金良,陈凤芝,吴瑶,吴俊彦. 2020
[16]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8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2020
[17]油桃极早熟白肉新品种超红珠的选育. 蒋海月,刘佳棽,王尚德,李志霞,王晓川,武文娟,王雁冰. 2012
[18]薄皮型厚皮甜瓜新品种众天金帅的选育及示范. 徐永阳,徐志红,刘君璞,王金武,王中原. 2003
[19]草莓促成栽培极早熟新品种宁玉的选育. 赵密珍,王壮伟,钱亚明,袁骥,吴伟民,王静. 2012
[20]小型西瓜大果形品种“秀丽”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张其安,方凌,赵贵云,董言香,廖华俊,陈晓东.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俄罗斯棉铃虫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
作者:魏然;Сельхова О.А.;杨树;臧振原;吴俊彦;于晓光;崔杰印;张武
关键词:棉铃虫;俄罗斯;害虫防治
-
极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15
作者:商全玉;刘安晋;王松;刘柏庆;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刘凯
关键词:极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15
-
甘蓝型油菜光叶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作者:关志林;靳丰蔚;刘婷婷;王毅;谭莹莹;杨春慧;李蕊彤;王博;刘克德;董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光叶;蜡质;图位克隆;BnaA08.SAGL1
-
调控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思伟;彭朋;刘婷婷;肖延仁;王昆;周荣艳
关键词:肉牛;肌内脂肪(IMF);候选基因;转录因子;非编码RNA(ncRNA);调控机制
-
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及生理小种分布研究
作者:张武;项鹏;杨树;李艳杰;李宝华;吴俊彦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生理小种
-
2018–2021年湖北省恩施市烟田瓢虫、食蚜蝇数据集
作者:王博;刘婷婷;卢砚;崔文晓;程雅兰;孙文康;白薇;刘同先;夏鹏亮;冯毅
关键词:烟田;瓢虫;食蚜蝇;马氏网法;恩施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衣原体病的多表位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扈立伟;任君;卢宝平;刘青;朱凡杰;顾天越;包利霞;刘婷婷;王鑫源;朱晓琛;张东超;金天明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鹦鹉热衣原体;S1基因;MOMP基因;表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