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艳喜
作者: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龙杂18号;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选育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11-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龙杂18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选育的矮胖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适合黑龙江省北部极早熟地区机械化栽培。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18的栽培技术.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7
[2]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7号的选育. 焦少杰. 2006
[3]粒用高梁机械化栽培品种选择. 李光华,马英慧,周紫阳. 2014
[4]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粤油271的选育. 刘浩,鲁清,王茂辉,钟春燕,郑溪,江丽冰,黄红保,李海芬,刘海燕,洪彦彬,陈小平,李少雄. 2024
[5]花椰菜新品种夏雪40的选育.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方文慧,刘奎彬. 1999
[6]玉米新品种德禹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生,王晶,倪培涛,王宏昌. 2019
[7]水稻新品种黑粳1518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 2020
[8]极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 商全玉,杨秀峰,王万霞,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吴俊彦. 2018
[9]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与栽培技术. 陈海军,鞠伟,巩双印,李金良,陈凤芝,吴瑶,吴俊彦. 2020
[10]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8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2020
[11]油桃极早熟白肉新品种超红珠的选育. 蒋海月,刘佳棽,王尚德,李志霞,王晓川,武文娟,王雁冰. 2012
[12]薄皮型厚皮甜瓜新品种众天金帅的选育及示范. 徐永阳,徐志红,刘君璞,王金武,王中原. 2003
[13]草莓促成栽培极早熟新品种宁玉的选育. 赵密珍,王壮伟,钱亚明,袁骥,吴伟民,王静. 2012
[14]小型西瓜大果形品种“秀丽”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张其安,方凌,赵贵云,董言香,廖华俊,陈晓东. 2003
[15]极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黑科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鹿文成,闫洪睿,张雷,梁吉利,贾鸿昌,闫晓飞,韩德志. 2022
[16]桃新品种皖农1号的选育. 孙云开,王清明,潘海发,盛玉,周晖,张金云. 2024
[17]极早熟高油大豆品种佳豆30的选育与育种研究.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3
[18]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谭福忠. 2003
[19]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王松,刘安晋,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吴振明,曹国庆,张从风,王天一,刘婷婷. 2021
[20]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玉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杨耿斌,王辉,张恒.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马子竣;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吴振阳
关键词: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栽培技术
-
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谷子选育品种现状分析
作者:董晓杰;李志江;马金丰;于金海;李祥羽;孙广全;郑雅潞
关键词:春谷区;谷子;产量;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花椒种质资源调查
作者:王黎明;顾文毅;祁银燕
关键词:花椒;种质资源调查;表型性状;变异系数
-
高粱杂交种氮高效利用综合评价
作者: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马子竣;吴振阳
关键词:高粱;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高效;品种筛选
-
179份高粱种质资源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付连双;和阳升;王欣晨;王晓楠;单大鹏;严洪冬;李祥羽;唐贵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施氮量对3个极早熟高粱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作者:严洪冬;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吴振阳;马子竣
关键词:高粱;施氮量;干物质积累;籽粒品质;淀粉含量;单宁含量
-
两个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作者:姜艳喜;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敬涛;王雪洁;焦少杰;严洪冬;苏德峰;王黎明;宋嘉雯
关键词:种植密度;高粱;龙杂22;龙杂25;籽粒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