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化肥对山东三大土类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果

作者: 杨果;张英鹏;魏建林;高弼模;李彦;董晓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容重;土壤孔隙度;土类;土壤板结;化肥;有机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12 期

页码: 244-250

摘要: 为阐明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通过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肥对山东棕壤、潮土和褐土3种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长期定位定量施肥试验中,一年两季施用化肥不会引起土壤容重增加,造成土壤板结。结果表明单独施用化肥25年后,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孔隙度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土壤容重均下降,不同化肥处理的土壤容重并无增大的趋势。在三大土类中,以棕壤的土壤孔隙度最低,其次是潮土,褐土最高。此外,三大土类的土壤容重均与土壤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棕壤和潮土的土壤容重与耕层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而褐土的土壤容重与有机质相关性较差。笔者认为长期施用化肥并未显著提高土壤容重,而能提高土壤孔隙度,因此长期单独施用化肥并非造成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S152

  • 相关文献

[1]晋西北不同土地恢复管理措施下土壤物理性状分析. 刘爽,王雅,刘海龙,张鸾. 2019

[2]高寒区保护性耕作对油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杨文辉,李月梅,韩燕. 2010

[3]温州海涂围垦区的土壤特性. 杨升,王金旺,陈秋夏,夏海涛,李效文,魏馨. 2016

[4]3种牧草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的适应性及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张哲,杜桂娟. 2014

[5]棕壤土合理耕层标准调查研究. 宫亮,邢月华,刘艳,包红静,尹同波. 2016

[6]连续免耕对土壤氮、有机质及物理性状的影响. 郑家国,池忠志,王少华,张庆玉,张冀. 2011

[7]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持水特征的影响及其保水作用. 王小彬,蔡典雄,高绪科,张志田. 1996

[8]施用化肥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的影响. 马俊永,陈金瑞,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6

[9]5406抗生菌肥料作用机制的研究Ⅲ.抗生菌在不同土类中的适应性及其轉化氮、磷元素的分析. 尹莘耘,張均康,荀培琪. 1965

[10]浅谈苹果缺钙症的发生与调控. 王克,刘成先. 2017

[11]智能花盆. 刘国栋. 2000

[1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对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影响分析. 李莎莎,朱一鸣. 2017

[13]rpoS在固氮斯氏假单胞菌A1501耐盐及抗逆特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燕,燕永亮,平淑珍,林敏. 2008

[14]现代果园地面管理新模式. 司鹏,郑晓川,于会丽,乔宪生. 2017

[15]不同利用方式下贵州玄参产地土壤物理特征. 张家春,张珍明,黄冬福,罗文敏,洪江. 2015

[16]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结构的退化特征. 王思成,王月玲,蔡进军,董立国,潘占兵,马璠,李生宝. 2013

[17]天祝高寒草甸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时空变化研究. 路远,张万祥,孙榕江,常根柱. 2009

[18]青藏高原放牧和地形对高寒草甸群落α多样性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肖翔,格日才旦,侯扶江. 2019

[19]粉垄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的影响. 高伟,张俊,郝西,刘娟,崔亚男,张曼,张朋磊,臧秀旺. 2021

[20]不同土壤孔隙度对DGT提取Cd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研究. 宋志廷,赵玉杰,周其文,刘潇威,潘杨,田娜娜,穆莉,师荣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