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东洋

作者: 李东洋;乌尼尔;娜娜;孙林;杨宝珠;李鹅;薛艳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乳酸菌添加剂;填装密度;小麦秸秆黄贮;微生物群落结构;发酵品质

期刊名称: 畜牧与饲料科学

ISSN: 1672-5190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9-19

摘要: [目的]探究在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损失率、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小麦秸秆粉碎,调节水分含量至60%,混合均匀后随机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由活菌数为1×10~5CFU/g的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5 g/t)和白砂糖(添加量为10 kg/t)组成的混合添加剂并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添加剂处理组);另一份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对照组)。分别于发酵1、3、6、15、35、200 d测定2组不同填装密度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在发酵200 d开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从黄贮3 d开始至200 d,2组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均显著(P<0.05)增加;发酵35 d和200 d,添加剂处理组的发酵损失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酸碱缓冲能力值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乳酸菌数量和酵母菌数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2组黄贮饲料中的主要菌属均为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和迟缓乳杆菌属(Lenti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分别为22.12%~49.18%和1.45%~49.91%,这两个属在黄贮饲料中的总相对丰度大于34.25%。在450 kg/m~3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在500 kg/m~3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迟缓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肠杆菌属、泛菌属(Pantoea)、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相对丰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550 kg/m~3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迟缓乳杆菌属、肠杆菌属和明串珠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迟缓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和酸碱缓冲能力值呈负相关(P>0.05),与乙酸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pH值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氨态氮含量呈显著(P<0.01)正相关;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与乳酸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乳酸/乙酸和酸碱缓冲能力值呈显著(P<0.01)负相关,与pH值呈显著(P<0.01)正相关。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与pH值、氨态氮含量呈显著(P<0.01)正相关,与乳酸/乙酸呈显著(P<0.01)负相关。[结论]提高填装密度、使用添加剂可降低小麦秸秆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改善发酵品质。

分类号: S816.53

  • 相关文献

[1]生物添加剂和填装密度对菊芋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薛艳林,孙林,殷国梅,张园园,白春生,孙娟娟,门果桃,赵和平,玉柱. 2017

[2]单一和复合乳酸菌添加对高丹草青贮效果的影响. 付薇,陈伟,王小利,周丽,覃涛英,韩永芬,孟军江. 2022

[3]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谷子青贮品质及CNCPS组分的影响. 占文源,冯雪莹,刘奕婷,苑明伟,刘忠宽,刘振宇,王加亭,吴哲. 2024

[4]不同添加剂处理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 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 2019

[5]乳酸菌复合添加剂糖分浓度对不同含水量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 万里强,李向林. 2005

[6]添加乳酸菌的无芒雀麦青贮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晗璐,李光玉,桂荣,塔娜,魏日华,邵云志. 2009

[7]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模式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孙超,朱玲,毛玉泽,范艳君,周春娅,杨傲傲,朱伟,庄志猛. 2014

[8]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 谷岩,邱强,王振民,陈喜凤,吴春胜. 2012

[9]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姚延丹,李谷,陶玲,李晓莉,张世羊,赵巧玲,林玉良. 2011

[10]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其对人为干扰响应的研究进展. 谭红妍,陈宝瑞,闫瑞瑞,辛晓平,陶金. 2014

[11]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韩丽娜,丁哲利,曾会才,郑伟,何应对,葛宇. 2016

[12]生防菌剂多黏类芽胞杆菌对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韩永琴,陈新建,罗路云,金德才,刘勇,张卓,张德咏. 2020

[13]生物熏蒸-环境友好型土壤熏蒸技术. 张大琪,颜冬冬,方文生,黄斌,王献礼,王晓宁,李雄亚,王倩,靳茜,李园,欧阳灿彬,王秋霞,曹坳程. 2020

[14]烤烟感病苗与健康苗根围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刘亭亭,李文红,汪汉成,蔡刘体,张长青,穆青. 2022

[15]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刘新刚,徐军,董丰收,盛宇. 2010

[16]发酵温度对青海农用沼气池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韩睿,朱德锐,李屹,陈来生,张广楠. 2019

[17]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张昂,鱼欢,吉训志. 2022

[18]西瓜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对生物耕作的动态响应. 张娟琴,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白娜玲,张海韵,吕卫光. 2021

[19]生物炭对酚酸胁迫下番茄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涂玉婷,黄继川,彭智平,吴雪娜,廖伟杰. 2021

[20]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对高级醇的影响. 孙乐平,张伟,徐嘉良,刘敬科,邢旋,任清.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