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疯树杂交子代与亲本间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辰笈

作者: 张辰笈;邹枚伶;夏志强;孙倩;江思容;王文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麻疯树;甲基化;遗传群体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620-6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杂交子代与亲本间基因组甲基化变化规律,以1组亲缘关系较远且差异较大的亲本杂交构建的麻疯树遗传群体为材料,采用AFSM技术挖掘麻疯树DNA甲基化位点,比较不同材料的甲基化水平,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537 234个甲基化位点,杂交子代DNA甲基化水平(0.29)显著低于2个亲本(0.39和0.35)。对不同全甲基化水平的样品进行功能分析,结果发现均富集于催化活性和蛋白结合,而相对于mCCGG全甲基化水平,CmCGG全甲基化水平样品还富集于大分子复合物、细胞器等细胞组分,以及发育过程、生物过程、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这对于进一步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揭示麻疯树维持必要的遗传稳定性形成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794.9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农家品种成株抗条锈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王凤涛,曹杨,陈永宁,徐世昌,蔺瑞明. 2009

[2]东乡野生稻抗褐飞虱QTL分析与验证. 黄得润,陈洁,樊叶杨,庄杰云. 2010

[3]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 王建康,李慧慧,张鲁燕,孟磊. 2014

[4]利用BSA-Seq方法快速定位作物农艺性状QTL/基因概述. 周文期,刘忠祥,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杨彦忠,连晓荣,李永生. 2022

[5]两个小麦遗传群体不同年份和地点赤霉病抗性鉴定与比较. 陆维忠,张旭,黄昌,方毅敏,廖玉才,周淼平,李斌琪,肖碧玉,赵纯森. 2002

[6]遗传学研究中的群体模式. 滕海涛,赵久然,宋建成,姜丽君. 1999

[7]四川省稻曲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 陈元平,王剑,王平,姚琳. 2013

[8]温度响应上位抑制草莓开花基因FaDSF遗传模型分析. 阮继伟,孙建丽,万红,单芹丽,田林孟,蒋海玉,杨春梅. 2020

[9]大豆遗传群体选择与品质QTL的获得. 魏崃,孙鸿雁,唐晓飞,杨喆,高明杰,刘丽君. 2009

[10]不同世代间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关QTL的稳定性分析. 李文,孙明明,赵丹,张继雨,曹广禄,韩英鹏,李文滨,滕卫丽. 2015

[11]贵州麻疯树新品系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 刘清国,刘凡值,欧珍贵,王晓敏,张可元. 2011

[12]麻疯树育苗技术研究. 李向宏,林盛,何凡,范鸿雁,华敏,李小飞. 2009

[13]海南麻疯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李向宏,何凡,林盛,范鸿雁,华敏,潘亚东. 2009

[14]麻疯树及其栽培技术. 陆文科,卢静颉,范琼,兰健勇. 2007

[15]麻疯树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刘清国,刘凡值,龚德勇,张可元,龙英. 2011

[1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贵州麻疯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清国,刘凡值,龚德勇,王晓敏,张可元,龙英. 2011

[17]麻疯树及其栽培技术. 兰生葵,粱干君. 2008

[18]麻疯树茎段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高敏,黄记生. 2006

[19]麻疯树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 张剑亮,王继华,吕冰,安康,曹干. 2008

[20]不同级别麻疯树种子及苗木性状差异研究. 韦冬萍,韦剑锋,吴炫柯,韩学琴,胡江如,刘欢雨.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