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倩
作者: 孙倩;王秀东;问锦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户家庭;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贷款可得性
期刊名称: 世界农业
ISSN: 1002-4433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16-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金融支持.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和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含有内生变量的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升了农户获得正规渠道贷款的可能性,尤其促进了中高收入群体以及较高受教育程度农户获得正规渠道贷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低收入和低文化水平农户的非正规渠道贷款可得性.第二,二级指数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三级指数支付、保险和投资对正规渠道贷款可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货币基金、信贷、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明显不足,对于缓解农户面临金融排斥的作用有限.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制度建设,推进政府协同金融机构联合创新;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构建全方位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针对不同特征农户群体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加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与金融教育.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关注受众行为创新农业技术传播方式──对农户采用新技术行为特征的调查. 朱明芬,陈文华,李南田. 2002
[2]半农半牧区农户生产现状及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应对——基于内蒙古林西县的调查研究. 丁勇,侯向阳,尹燕亭,秦艳,王海,张庆,李西良. 2011
[3]农产品加工业项目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工业面板数据的比较分析. 侯涛,杜彦坤. 2017
[4]涉农贷款发展的理论逻辑、结构性问题与实践路径. 张合成,李正印. 2025
[5]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分析. 袁世一,李干琼. 2023
[6]数字普惠金融在相对贫困治理中的作用. 张帅,何向育,王静怡. 2024
[7]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与县域经济发展. 梁桂保,张利杰,刘葵容. 2024
[8]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孙炜琳,刘丽,姜茜. 2025
[9]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消费结构和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 张睿骁,李隆伟. 2025
[10]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居民家庭金融健康:特征优势、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 宁爱照,刘现武. 2024
[1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 黄春兰. 2018
[12]河北省农业品牌建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晓,张新仕,李岩,张铁龙. 2019
[13]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思考. 吕迎春,樊廷录,汤莹. 2019
[14]推进省级农科院国际合作的思考与建议——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张银岭,张兴中,姚明华,焦春海. 2019
[15]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孙丽萍,戚行江,常路伟,汪国平,袁群英,蒋永清. 2019
[16]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考与技术对策研究. 刘朋虎,赵雅静,赖瑞联,罗旭辉,陈义挺,翁伯琦. 2018
[17]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培育路径探索——江苏杉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案例. 陈艳,刘志凌. 2018
[18]三穗县雪洞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及思考. 陈满静. 2019
[19]发展农村电商 推进乡村振兴. 徐世艳,胡成,戴苗,郑丹. 2019
[20]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中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管理队伍建设初探. 任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国小麦品种志》信息提取
作者:韦一金;陈彦清;王秀东;樊景超
关键词:大语言模型;农业;小麦;信息挖掘;种质资源
-
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夏玉米增产效果
作者:李丹;曹云;汪吉东;张晶;孙倩;龙玉娇;黄红英;徐跃定;靳红梅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玉米;养分;有机质;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
-
秸秆基质块育秧过程中酚酸释放规律及自毒作用消减
作者:张晶;曲萍;赵奕然;孙恩惠;雍宬;曹云;孙倩;靳红梅;黄红英
关键词:秸秆基质块;育秧;酚酸;自毒作用;二氧化锰
-
调整播期对宁夏春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作者:陶媛;何亚玲;张倩;孙倩;刘永亮;李前荣
关键词:宁夏;播期延迟;春小麦;产量;品质
-
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及其对超重肥胖的影响
作者:问锦尚;韩昕儒;郑志浩
关键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习惯形成;超重肥胖
-
我国棉花生产集聚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兰雅琦;高雷;王秀东
关键词:棉花;生产集聚;区划;竞争态;高质量发展
-
新时期种植业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战略研究
作者:韩昕儒;王秀东;王济民;袁龙江;梅旭荣;吴孔明
关键词:种植业;食物安全;供求预测;粮食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