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生产集聚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兰雅琦
作者: 兰雅琦;高雷;王秀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生产集聚;区划;竞争态;高质量发展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01-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棉花生产的集聚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优化棉花产业布局、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有现实意义。【方法】选用区位熵测度2001―2022年我国棉花生产集聚水平,并用竞争态模型对各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棉花生产集聚增长情况及竞争状态变化进行比较,最后实证分析影响集聚水平变化的因素。【结果】2001―2022年我国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产集聚水平远高于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且不断上升,新疆棉花生产集聚水平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其他植棉大省的棉花生产集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均明显下降。影响我国棉花生产集聚变化的因素有粮棉争地矛盾、水资源、农业劳动力数量等资源禀赋因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运输成本、化纤产业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以及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因素等。【结论】通过棉花生产资源的科学配置,因地制宜实施棉花产业政策,提高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完善棉花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有望实现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气候变暖和覆膜对新疆不同熟性棉花种植区划的影响. 胡琦,胡琦. 2019
[2]浙江省棉花农业气候区划. 吕忆梅. 1990
[3]中国棉区的划分与变迁. 汪若海. 2009
[4]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Ⅱ). 毛树春,于小新,葛群,王雪姣,郑艺,买文选,宋妮,田立文,王占彪. 2024
[5]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棉花强国的思考——走适度规模、质量兴棉和绿色兴棉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毛树春,杜远仿,张宁宁,李鹏程,冯璐,程思贤,马小艳,田立文,王占彪. 2024
[6]黔西县耕地种植业布局规划. 吴清英,童倩倩,孙长青,李莉婕,黎瑞君. 2013
[7]青海高原四翅滨藜引种适宜区划分. 王占林,郑淑霞,张有生. 1999
[8]基于GIS的三峡库区精细化甜橙气候生态区划. 高阳华,陈志军,居煇,杨世琦,唐云辉. 2009
[9]再论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发展. 张三元,李彻,张俊国,赵劲松. 2000
[10]上海土壤中微量元素水平及其微肥应用区划. 姚乃华,金星耀,吴镇麒,金顺发,张明芝,汪超俊,黄小东,姜素珍,姜震方,黄亦明. 1991
[11]西藏食物生产系统的区划研究. 尼玛扎西. 2000
[12]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新疆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中的应用. 丁建国,刘晓媛,戴健,苏武峥,陆朝晖,李苗. 2012
[13]定量化分析支持下全国耕作制度区划方法预研究. 陆洲,奏向阳,李奇峰,刘丽红,淮贺举,臧辰龙. 2013
[14]西藏昆虫区系、区划和区系成份的含义. 黄复生,王保海,刘晃,韩建成. 2010
[15]对我国白背飞虱的区划意见. 胡国文,谢明霞,汪毓才. 1988
[16]宁夏酿酒葡萄品种生态区划. 张晓煜,李红英,陈卫平,张磊,苏龙,王静. 2014
[17]江苏省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及旅游区划. 李超,李文峰,陈威霖. 2011
[18]海南甘蔗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区划. 刘建波,彭懿,陈秋波. 2009
[19]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区划刍议. 刘生瑞,常生华,侯扶江. 2008
[20]基于GIS的湖北省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闵程程,马海龙,王新生,王丽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禁渔初期长江宜昌-城陵矶江段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史银魁;俞立雄;周雪;高雷;朱峰跃;杨锦毅;陈大庆;王珂;段辛斌
关键词:长江中游;水声学;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禁渔初期
-
新时期种植业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战略研究
作者:韩昕儒;王秀东;王济民;袁龙江;梅旭荣;吴孔明
关键词:种植业;食物安全;供求预测;粮食供给保障
-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分析
作者:孙倩;王秀东;问锦尚
关键词:农户家庭;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贷款可得性
-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作者:王秀东
关键词:
-
禁渔初期鄱阳湖鱼类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李慧峰;王珂;余绪俊;高雷;贾春艳;郭杰;段辛斌;王生;陈大庆;汪登强;王琳
关键词:渔业资源;水声学;时空分布;禁渔;鄱阳湖
-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农户风险偏好视角的考察
作者:高延雷;王秀东;林龙飞;田媛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农地流转;风险偏好;异质性
-
"双循环"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作者:闫琰;王秀东;王济民;梅旭荣;唐华俊;吴孔明
关键词:双循环;粮食安全;粮食产能;绿色低碳;种养循环;新型蛋白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