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根系生长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浩

作者: 刘浩;段爱旺;高阳;申孝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间作;根干重;根长密度;数学模型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06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2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冬小麦/春玉米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冬小麦在间作种植模式下根系的空间变化规律及随生育时期的增长规律。研究表明,间作冬小麦根系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的增加呈幂函数衰减规律,在水平方向上呈指数递减规律。在对根系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衰减数学模型。同时对比分析了间作和单作2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根长密度的垂直分布。对根系生物量随时间的增长分析结果表明,2种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根系生物量的增长均呈现“S”型曲线。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熟相与根系生长特性及旗叶叶绿素含量关系的研究. 杨红福,陈爱大,温明星,冷苏凤. 2011

[2]滴灌次数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时空分布的影响. 薛丽华,谢小清,段丽娜,章建新. 2014

[3]冬小麦根系活力变化动态的研究. 王志芬,陈学留,余美炎,申秀珍,王奎波,王同燕. 1993

[4]冬小麦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 邱新强,高阳,黄玲,李新强,孙景生,段爱旺. 2013

[5]微咸水喷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石丽丽,冯亚,王罕博,陈文彬,宋平,焦艳平,王铁强,张栓堂. 2024

[6]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密度耦合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研究. 代希茜,詹和明,崔兴洪,赵银月,单丹丹,张亮,王铁军. 2019

[7]玉米种植制度及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柯文涛,蔡文振,赵銮夫,杨人震,卢济事. 1991

[8]冬小麦供水和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马瑞昆,贾秀领,蹇家利,刘淑贞. 1991

[9]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数学模型研究. 刘建栋,于强,金之庆,毕建杰. 2003

[10]黄滩豫东平原冬小麦节水高产水肥耦合数学模型研究. 孟兆江,贾大林. 1998

[11]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年制节水高产水肥耦合数学模型研究. 孟兆江,贾大林. 1999

[12]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 高阳,段爱旺,刘浩,刘战东,申孝军. 2007

[13]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刘浩,段爱旺,高阳. 2006

[14]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的探讨. 卢一富,李真理,阮心玲,李会勇,张红毅,田会阳,李立平. 2015

[15]冬小麦间作种植方式下棵间蒸发规律试验研究. 高阳,段爱旺. 2005

[16]南疆间作模式下扁桃树形差异对间作区域光环境及冬小麦相关产量指标的影响. 张雯,谢辉,张平,杨磊,徐叶挺,龚鹏,钟海霞,张付春,卢春生. 2016

[17]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特性研究. 高阳,段爱旺. 2006

[18]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刘浩,段爱旺. 2005

[19]玉米大豆间作减量施氮对当季作物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和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 董奎军,张亦涛,刘瀚文,张继宗,王伟军,温延臣,雷秋良,文宏达. 2024

[20]果岭上14种匍匐剪股颖的表现(英文). 王代军,Karl Danneberger,Patty Sweeny,Michael McBride.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