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和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娜
作者: 刘娜;胡齐赞;郭亚飞;徐盛春;张古文;冯志娟;龚亚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豌豆;浙豌1号;播种期;种植密度;外观商品性;产量;杭州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6 年 57 卷 03 期
页码: 321-323
摘要: 以浙江省广泛种植的菜用豌豆品种浙豌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豌豆外观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浙豌1号的生长发育,在保障苗期不遭受冻害的前提下适当提前播种有利于增产;同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浙豌1号产量。综合考虑,浙豌1号在杭州及周边地区的播期在11月中上旬,行距60 cm,株距在25 cm左右,有利于菜用豌豆产量和外观商品性的提升。
分类号: S643.3
- 相关文献
[1]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 2014
[2]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中芝11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 王晓玲,张秀荣,李春清. 2006
[3]优质双低杂交油菜宜油21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林权,刘晓,曾泽彬,张义娟,杭淑莲. 2017
[4]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杂交种衡杂1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乔文臣,赵明辉,李丁,李会敏,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李强,赵凤梧,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Daniela Benedikova. 2016
[5]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卫君,贾永红,石书兵,王春华. 2016
[6]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浙农秋丰2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正泉,张古文,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龚亚明. 2022
[7]油菜浙油50穴盘苗移栽栽培技术. 张尧锋,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傅鹰,张冬青. 2017
[8]菜用豌豆品种比较试验. 张古文,胡齐赞,丁桔,徐盛春,龚亚明. 2009
[9]夏大豆新品种华夏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范大泳,何雪丹,程艳波,马全姿,莫皓蓝. 2015
[10]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2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中龙,朱丹华,傅旭军. 2010
[11]播种期与密度对浙秋豆3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申龙,朱丹华,傅旭军. 2010
[12]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2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申龙,朱丹华,傅旭军. 2010
[13]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3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刘伟明,吴卿法,朱丹华,朱申龙. 2009
[14]河套灌区红花适宜播种期和密度的研究. 李彬瑞,温晓亮,靳存旺,范霞,苏化州,段玉. 2018
[15]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沙蓬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甘晓燕,张丽,巩檑,聂峰杰,刘璇,陈虞超,杨文静,宋玉霞. 2022
[16]玉米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综合措施. 孙亚琴,王满昌. 1993
[17]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冬油菜籽粒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张树杰,李玲,张春雷. 2012
[18]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Ⅰ.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浦惠明,龙卫华,高建芹. 2009
[19]栽培措施和样本大小对冬小麦离体叶片失水的影响. 马瑞昆,贾秀领,蹇家利,鲁建立. 1998
[20]糯玉米“闽糯0018”高山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的亚硝酸盐荧光增强型探针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作者:王敏;马小娟;张雨婷;张静怡;刘娜;张迪
关键词:萘酰亚胺;亚硝酸盐;荧光探针;食品
-
利用核心SNP标记构建豆类蔬菜品种指纹图谱
作者:吴新义;刘娜;汪宝根;龚亚明;李国景
关键词:豆类蔬菜;SNP标记;KASP;品种保护;种子纯度
-
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的分布与育种适用性分析
作者:曹俊梅;周安定;刘娜;哈力旦·依克热木;张新忠;刘联正
关键词:新疆;小麦;粒重;KASP;基因分布;育种适用性
-
二十三个离褶伞属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作者:刘娜;宋莹;张敏;吕立涛;李跃;黄磊
关键词:离褶伞属;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DNA分子身份证
-
60Co-γ射线对大球盖菇的诱变效应及鉴定分析
作者:宋莹;刘娜;吕立涛;张季军;李跃;张敏
关键词:大球盖菇;诱变;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
-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秋丰4号在龙游的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作者:张志红;张古文;李正泉;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龚亚明
关键词:菜用大豆;浙农秋丰4号;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
尾丝蛋白在噬菌体吸附鸭疫里默氏菌中的作用
作者:刘娜;黄瑜;陈红梅;江南松;刘荣昌;傅光华;傅秋玲;梁齐章;万春和;李昂;程龙飞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