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诱导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永青

作者: 杨永青;宋培玲;燕孟娇;郝丽芬;连海飞;李秀萍;莎娜;史志丹;赵丽丽;李子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核盘菌;戊唑醇;室内敏感性;抗药性诱导;碱基突变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300-3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对68株油菜核盘菌的戊唑醇室内敏感性进行了试验。同时通过室内诱导获得抗药性突变株,并分析了突变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及戊唑醇靶标酶基因,为戊唑醇的应用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8年从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采集的68株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EC50值(有效抑制中浓度)介于0.405~2.942μg/mL之间,其中73.5%的菌株EC50值分布于1.0~1.8μg/mL,且敏感性频率呈单峰曲线分布,表明受试核盘菌对戊唑醇敏感。通过紫外加药剂联合诱导获得4株戊唑醇的抗药性突变株,其抗性倍数分别为2.6、2.9、3.1、4.7,属于拮抗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菌核能力均显著性降低,说明突变株的环境适合度较低,不易在田间广泛流行;对抗性突变株的戊唑醇靶标酶基因CYP51序列分析得出,其中一株抗药性突变株HN-6R2中CYP51基因编码的第244个氨基酸由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说明该突变株对戊唑醇的抗性可能与K244E氨基酸突变有关。

分类号: S435.654

  • 相关文献

[1]里氏木霉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1的分子改造. 张穗生,黄俊,雷富,陈东. 2014

[2]绵羊Fsp27基因5'-UTR区碱基突变与 尾脂沉积能力的关联性. 张伟,王世银,高莉,徐梦思,王新华,甘尚权. 2020

[3]抗番茄黄化曲叶病基因ty-5序列变异及表达分析. 姜静,王银磊,赵丽萍,周蓉,李亚茹,余文贵,赵统敏. 2017

[4]猪SLA-DRB1基因外显子3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PRRSV易感性的关联. 漫晓丹,孟春花,王慧利,李隐侠,李齐发. 2016

[5]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水稻功能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张善磊,赵凌,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春芳,梁文化,王才林. 2018

[6]海南五指山猪VRTN基因的检测分析. 晁哲,邢漫萍,黄丽丽,孙瑞萍,刘海隆,王峰. 2022

[7]一种降低dATP用量的简单易错PCR方法. 高义平,赵和,吕孟雨,孙果忠,杨学举,王海波. 2014

[8]咪鲜胺与戊唑醇及混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毒力测定. 关春林,石玉星. 2016

[9]禾谷镰孢菌对戊唑醇抗药性的诱导及抗性菌株特性研究. 叶滔,马志强,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 2011

[10]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活性与田间防效(英文). 吉沐祥,刘吉祥,王建华,彭燕琼,李国平. 2017

[11]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沈迎春,张怡,刘福海,陈怀谷,朱叶芹. 2016

[12]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刘吉祥,吉沐祥,芮东明,杨勇,陈宏州,杨敬辉. 2017

[13]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14]戊唑醇的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崔蕊蕊,刘钰,庄占兴,郭雯婷,主艳飞,左文静. 2017

[15]戊唑醇和三唑酮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研究. 刘猛道,曾亚文,赵加涛,字尚永. 2010

[16]苹果、土壤中戊唑醇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张艳,王晓菁,吴燕,姜瑞,张锋锋. 2010

[17]黄瓜和土壤中甲基硫菌灵·戊唑醇的残留分析. 裴欣,王继军,陈志永,黄士忠. 2012

[18]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王继军,黄士忠,陈志永,孙颖,黄永春. 2009

[19]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药剂的筛选与田间药效试验. 徐娜娜,宋化稳,庄占兴,高德良,徐英. 2017

[20]上海地区草莓枯萎病病菌的鉴定及对4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许媛,成玮,颜伟中,肖婷,王建华,吉沐祥,杨敬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