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对花生胚小叶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新玲

作者: 于新玲;刘录祥;乔利仙;隋炯明;郭宝太;徐丽娟;王晶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混合粒子场辐照;离体诱变;体胚诱导;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433-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不同剂量的高能混合粒子场(0、67、105、150和196Gy)辐照花生鲁花11号干种子,取其胚小叶外植体,先后置于添加10mg/L 2,4-D的MSB5诱导培养基和添加4mg/L BAP的MSB5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剂量辐照对外植体存活率、体胚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存活率,除67Gy辐照组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体胚诱导率,辐照剂量为67Gy时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当辐照剂量分别增加至105Gy和150Gy时,其体胚诱导率显著低于67Gy时的体胚诱导率,而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当辐照剂量再增加至196Gy时,未观察到体胚的形成;植株再生率,除105Gy和150Gy剂量时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在辐照剂量为105Gy时,外植体存活率、体胚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均约为对照的一半,因此推断105Gy可作为鲁花11号适宜的诱变剂量。再生苗嫁接后移栽于试验田正常结实。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快中子辐照对花生种子胚小叶植株再生的影响. 王晶珊,赵明霞,乔利仙,隋炯明,孔福全,王潇,刘录祥. 2013

[2]花生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晏立英,陈坤荣,罗莉霞,许泽永,张宗义,方小平,陈金香,RGBirch,RGDietzgen. 1999

[3]花生体细胞胚胎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晏立英,陈坤荣,罗莉霞,许泽永,张宗义,方小平,陈金香,RGBirch,RGDietzgen. 2000

[4]花生体胚诱导再生体系及基因枪转化条件的初步探讨. 桂大萍,张月婷,文奇根,晏立英,廖伯寿. 2010

[5]快中子辐照对花生胚小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王莉莉,赵明霞,乔利仙,王晶珊,隋炯明,刘录祥. 2011

[6]利用离体诱变培育花生新品种宇花4号. 李冠,王霞,尹秀波,胡晓辉,陈静,乔利仙,隋炯明,王晶珊. 2017

[7]花生高油突变体的定向筛选及籽仁含油率与叶片水势的相关性分析. 王霞,李艳,朱虹,迟晓元,吴兰荣,赵龙刚,王晶珊,禹山林. 2019

[8]花生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徐平丽,张传坤,单雷. 2006

[9]花生子叶再生系统的建立. 高国良,杨庆利,徐静,禹山林. 2007

[10]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唐秀梅,熊发前,钟瑞春,韩柱强,贺梁琼,李忠,唐荣华. 2012

[11]花生胚轴丛生芽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徐平丽,单雷,王传堂,柳展基,李广存,路艳辉. 1999

[12]花生茎尖组培和植株再生研究. 汪强,童有才,王本超. 2001

[13]花生胚小叶的离体再生及筛选压力选择. 张月婷,桂大萍,黄家权,雷永,晏立英,姜慧芳,廖伯寿. 2012

[14]用于遗传转化的花生植株再生体系研究. 何新民,王兴军,唐洲萍,唐荣华. 2009

[15]赤霉素、光照及基因型对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熊发前,唐秀梅,钟瑞春,贺梁琼,李忠,韩柱强,唐荣华. 2013

[16]花生种韶要种的胚胎营救和植株再生. 周蓉,陈小媚. 2000

[17]白鹤芋花序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研究. 张桂芳,刘静,刘春,张黎. 2017

[18]渗透胁迫对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系统的影响. 杨丽莉,刘化涛,杨睿,常建忠. 2019

[19]大麦离体诱变效应的研究. 沈秋泉,徐忆中,陈世明,俞申平,杨建明. 1992

[20]水稻TRB型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产生和特性. 戚秀芳,赵成章,杨长登,吴连斌.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