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与显性不育系的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智远

作者: 方智远;孙培田;刘玉梅;杨丽梅;王晓武;庄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雄性不育;一代杂种;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2001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隐性不育材料83121ms,不育株率仅50%。黑芥胞质不育材料CMSN78091不育花不能完全开放,蜜腺小。萝卜胞质不育材料CMSR1409等及其转育后代开花结实性状不良,且低温下叶色黄化,以上3类不育材料在甘蓝实际育种中应用困难。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材料CMSR29551等及其转育后代低温下叶色不黄化,在其转育后代中筛选出几份开花结实性状较好的不育系,但多代回交后不育系配制的F1杂种优势弱,应用有局限性。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系CMSR3625等,植株性状、开花结实特性及配合力均较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显性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及经济性状优良,已配制出中甘16号和中甘17号两个优良杂种一代,并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分类号: S635.1

  • 相关文献

[1]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产生雄性不育植株. 沈革志,王新其,朱玉英,杨红娟,陆桂华,王江,宛新衫,张景六. 2001

[2]四种甘蓝雄性不育类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康俊根,张国裕,张延国,娄平,王晓武,方智远. 2006

[3]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L.)两个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蜜量及蜜蜂授粉的差异. 王庆彪,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张扬勇. 2009

[4]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138的分子特性分析. 朱琴,康宗利,简元才,丁云花,康俊根. 2012

[5]辣椒新品种红辣单生椒的选育. 白立伟,朱文超,苏丹,宋拉拉,胡明文. 2021

[6]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秋甘蓝系列新品种(组合). 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庄木,王晓武,张扬勇,孙培田. 2005

[7]洋葱新品种金红叶1号的选育. 曾爱松,韩秀兰,杜志云,丁发武,刘艳玲. 2005

[8]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新品种‘湘研14号’. 周群初,戴雄泽,马艳青,李雪峰,张竹青,刘荣云,陈文超. 2001

[9]洋葱新品种金星的选育. 严继勇,徐鹤林,庄勇,高兵,洪杰忠,李彬. 2009

[10]樱桃萝卜新品种京研红樱桃的选育. 张丽,王庆彪. 2017

[11]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12]中国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王曙明,孙寰,赵丽梅,王跃强,彭宝,范旭红,张宝石. 2009

[13]油菜双隐性基因细胞核+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方法及其遗传学基础. 陈芝能,曾庆鸿,张瑞茂,陈大伦. 2004

[14]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于洪柱,徐安凯,栾博宇,任伟,王志锋. 2013

[15]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专利成果分析. 董立,李星,李莹,蔡晶,辛业芸. 2018

[16]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黄文超,朱仁山,李绍清,朱英国. 2013

[17]甜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李莉,杨波. 2009

[18]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制及其杂交制种研究进展. 冯光辉,金樑,张静文,黄利春,王晓娟. 2011

[19]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20]利用基因工程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的策略. 杨泽良,党选民,曹振木,胡开林.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