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良种引种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伟强

作者: 陈伟强;张光勇;赵素梅;李芹;叶剑秋;邓成菊;刘学敏;权德才;高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引种;性状测定;收获指数;淀粉含量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10 期

页码: 61-65

摘要: 在云南省河口县开展木薯良种引种适宜性试验研究,并对其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薯品种的收获指数依次为华南SC10=0.77>华南SC9=0.69>华南SC7=0.68>华南SC5=0.61>华南205(CK)=华南6068=0.59>华南SC8=0.54>华南SC6=0.53。参试品种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0.7~35.2 kg,其中华南SC10、华南SC7及华南6068的单株最高产量分别为71、48和47 kg,表明这些木薯良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能。参试品种淀粉含量依次为华南SC10=28.9g/100g>华南205(CK)=23.7g/100 g>华南6068=22.9 g/100 g>华南SC6=21.7 g/100 g>华南SC8=20.8 g/100 g>华南SC7=20.7 g/100 g>华南SC9=18.2 g/100 g>华南SC5=16.6g/100 g。此研究成果对当地木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分类号: S533

  • 相关文献

[1]不同淀粉型木薯品种采后块根变质生理特性的比较. 樊吴静,罗兴录,翟瑞宁,覃徐建. 2019

[2]木薯华南8号及其四倍体块根淀粉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安飞飞,冷青云,李开绵,陈松笔. 2018

[3]9个不同使用类型木薯品系在合浦县的适应性研究. 罗燕春,赵鑫鑫,盘欢,廖琦,俞奔驰,劳赏业,范锡恩,刘翠娟,李荣云,曾新华,付海天. 2024

[4]施肥与耕作技术集成对木薯养分积累、分配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何永群,李婷婷,张野,何铁光,莫成恩,韦家华,李忠义,曾向阳. 2016

[5]地膜覆盖对木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韦民政,覃维治,陆柳英,唐秀桦,韦哲,何虎冀,甘秀芹,韦本辉. 2009

[6]木薯AGPase酶活性及其同工酶位点检测. 闵义,王静,姚远,胡新文,郭建春. 2010

[7]木薯新品系区域试验. 韦本辉,甘秀芹,李开绵,宁秀呈,胡泊,申章佑,李艳英,莫润秀,吴延勇,刘斌. 2011

[8]乙烯利在木薯生产上应用的初步研究. 宋付平,覃新导,冯朝阳,李静,李志阳,郑永清. 2012

[9]BGA土壤调理剂在木薯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闫庆祥,黄洁,陈松笔,吴传毅. 2016

[10]木薯“茎诱叶调”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韦本辉,甘秀芹,罗盛芳. 2009

[11]4个木薯品种在云南不同干热河谷的区域试验. 段曰汤,马开华,刘海刚,何璐,张德,黄文英,张林辉,张士云,黄洁. 2011

[12]气象因子对桂热3号木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欧珍贵,魏云霞,黄洁,黎青,周明强,李志芳,班秀文,刘德贵. 2015

[13]欧洲蜜蜂遗传改良项目及对中国蜜蜂资源和育种工作的启示. 陈晓,石巍,陈超,刘之光,王慧华,郭海坤,汤娇. 2017

[14]10个木薯品种引种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 欧珍贵,黎青,罗亚红,田大清,周正邦. 2012

[15]广东省木薯新引品种综合评价研究. 宋付平,黎明,覃新导,何时雨,陈秀龙,冯朝阳,李志阳. 2013

[16]4个木薯新品种引种试种适应性研究初报. 畅宁,刘国道,黄必志. 2008

[17]灰色系统理论在木薯引种评价上的应用. 林洪鑫,袁展汽,刘仁根,肖运萍. 2014

[18]9个木薯新品种(系)引种试种适应性研究初报. 闫庆祥,叶剑秋,李开绵,黄洁,许瑞丽. 2005

[19]金沙江干热河谷木薯引种适应性研究. 马开华,瞿文林,段曰汤,张德. 2011

[20]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