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尾巨桉单板层积材制备工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冬
作者: 范冬;李宁;唐贤明;蒋汇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尾巨桉;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
期刊名称: 中国人造板
ISSN: 1673-5064
年卷期: 2016 年 23 卷 09 期
页码: 20-22
摘要: 以脲醛树脂为胶黏剂,人工林尾巨桉单板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涂胶量、单位压力、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对人工林尾巨桉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林尾巨桉单板制备单板层积材可行,涂胶量、单位压力、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对尾巨桉单板层积材的力学性能有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较优的工艺为涂胶量150 g/m~2、单位压力5.0 MPa、热压时间60 min和热压温度140℃。
分类号: TS653
- 相关文献
[1]不同因素对耐盐竹柳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 杨莹,冯磊,邓玉和,王新洲,王向歌,董葛平,陈明及,张健,吴金绒. 2014
[2]变色对竹柳材性及其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 杨莹,王新洲,邓玉和,董葛平,王向歌,陈明及,张健. 2016
[3]尾巨桉在三峡库区的利用价值和丰产栽培技术. 张艳芬,张文革,周军. 2009
[4]三峡库区速生桉(尾巨桉)引种栽培与丰产技术. 詹前福,陈仲权,景毅,杨光平,张艳芬. 2012
[5]尾巨桉树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石甜甜,李晶晶,林春凤,程浩,裴梓廷,农福归,甘金佳,毛玲莉. 2019
[6]不同氮素施肥方法对尾巨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华林,罗萍,贺军军,谢耀坚. 2015
[7]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尾巨桉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 林丽静,朱冰清,吕国提,杨巧丽,吴志华. 2012
[8]沙棘蛋奶的生产工艺研究. 孙翠焕,王艳华,冀宝营,刘晓辉. 2006
[9]几种商品有机肥生产技术和发展趋势. 刘慧颖,柳云波,徐冰. 2004
[10]人工葡萄生产技术. 王刚. 1989
[11]莴苣果茶的生产技术. 王薇. 1996
[12]芝麻糕的加工工艺研究. 张丽霞,黄纪念,孙强,宋国辉,芦鑫. 2012
[13]膨胀化南瓜籽仁的生产工艺及开发前景. . 1999
[14]生物有机肥的研究进展. 张余莽,周海军,张景野,刘淑霞,吴海燕. 2010
[15]复合紫色甘薯条的生产工艺. 徐飞,钮福祥,朱红,岳瑞雪,孙建,张毅. 2015
[16]甘薯茎法罐头加工工艺. 朱磊,钮福祥. 1999
[17]苦豆子破壁超微粉碎工艺优化研究. 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王伟中. 2011
[18]塑料再生机的自控电路. 张国清. 1991
[19]秸秆发酵剂生产工艺稳定性研究. 张庆华,赵新海,钟丽娟,关艳丽. 2017
[20]水生动物育苗微粒子铒料研究进展. 朱选,阳会军.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形态氮素对苜蓿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裴宝路;刘伟;谢龙;蔡梓轩;李宁;魏学军
关键词:苜蓿;芽苗菜;硝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生长;产量;可溶性蛋白
-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炳地;张久明;朱莹雪;匡恩俊;袁佳慧;迟凤琴;孙磊;李宁
关键词:秸秆还田量;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有机碳贡献率
-
基于InDel标记的辣椒杂交组合THI-P-10*P5114种子纯度鉴定
作者:高升华;周克贵;尹延旭;李宁;徐凯;王小迪;詹晓慧;陈卫芳;袁伟玲;姚明华;王飞
关键词:辣椒;InDel;分子标记;种子纯度;鉴定;杂交一代;基因组
-
新疆塔里木双峰驼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于沁冉;王佟;李宁;邓婧瑛;贾建磊;阎萍
关键词:塔里木双峰驼;种质特性;保护;利用
-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TaNRT2.1.3-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杨慧玉;房兆峰;柳珊;郝小聪;孙月;李宁;唐益苗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硝酸盐转运蛋白;氮饥饿;表达分析
-
番茄CCCH类锌指蛋白家族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作者:李贤国;戴麒;王泽鹏;陈兆龙;闫会转;李宁
关键词:CCCH;番茄;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辣椒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李宁;尹延旭;王畅;王飞;姚明华;范书云
关键词:辣椒;SUTs家族;生物信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