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密植生产及耐密型品种选育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梅媚
作者: 梅媚;刘志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密植;耐密型;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5 年 10 期
页码: 42-45
摘要: 从理论与实践角度阐述了玉米密植生产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光能利用率上升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的必然结果,是机械化发展的要求。选育和应用密植型品种,依靠合理密植是玉米生产获得成功的关键。在实践中要结合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密植生产。提出在耐密植品种选育中,要利用耐密性较好的种质资源组配基础材料,在9万~12万株·hm-2种植密度下进行早代加密选择。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耐密型玉米育种现状及选育途径初探. 张志军,刘文国,张建新,丁仕波,焦仁海. 2004
[2]早熟耐密型大豆新品种晋豆45号的选育. 邢宝龙,冯高,郭新文,张旭丽,王桂梅,刘飞,刘支平. 2014
[3]耐密型玉米育种探讨. 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 2011
[4]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辽单565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肖万欣,赵海岩,刘晶,史磊,常程,张书萍. 2011
[5]耐密型新选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 许晶,李素玲,车星星,武岩军,尚春树. 2015
[6]再议玉米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久然,王荣焕. 2008
[7]转型阶段耐密玉米选育. 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 2012
[8]玉米栽培密度问题初探. 王宇菲,李平,付景昌. 2008
[9]玉米机械化密植增产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张旭. 2012
[10]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成功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史振声,王延波,李凤海,朱敏. 2010
[11]甘肃旱作区玉米合理密植机械粒收栽培技术要点. 孙多鑫,柴宗文,赵贵宾. 2019
[12]早熟 耐密 宜机收玉米新品种衡玉1182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谷增辉,谢俊良,卜俊周,彭海成,陈淑萍,魏建伟,岳海旺. 2018
[13]河西及沿黄灌区玉米密植机械粒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柴宗文,孙多鑫. 2018
[14]新疆干旱区密植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耐密性分析. 杨杰,韩登旭,王业建,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郗浩江,李铭东,王仙,文丽伟. 2020
[15]黑龙江省半湿润区密植玉米施肥措施研究. 张磊. 2020
[16]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马军韬,王俊河. 2011
[17]滴灌条件下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慈艳华,张昊,边丽梅,霍剑锋,孟繁盛,郑伟,张丽妍,郝春雷,董喆,杜江洪. 2016
[18]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密植高产玉米适宜追氮次数研究. 毛圆圆,薛军,翟娟,张园梦,张国强,明博,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召锋,李少昆. 2022
[19]密植型玉米“中单909”高产群体结构特征. 刘荣,张卫建,齐华,宋振伟,贾倩. 2013
[20]实施密植高产机械化生产 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协同. 李少昆,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杨小霞,韩冬生,王玉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机收型玉米新品种辽单711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于佳霖;刘志新
关键词:玉米;机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青贮玉米品种辽单7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贾钰莹;邵帅;刘志新;王延波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玉米新品种辽单130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作者:白石;刘祥久;刘志新;马宇光;高长建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辽单130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俄罗斯玉米种质选系的利用潜力分析
作者:刘志新;王延波
关键词:玉米;种质;利用潜力;耐密性;杂种优势群
-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志新;王延波;Thomas Lübberstedt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展望
-
玉米新品种辽单702的选育
作者:张洋;刘志新;尤丹;江丹;张喜华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辽单702
-
不同销售方法在压差预冷和冷藏运输后对全程冷链甜玉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谢玉花;宋洪波;刘升;贾丽娥;刘志新;孙启越;高恩元
关键词:冷链;甜玉米;压差预冷;冷藏运输;冷藏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