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方式对优质籼稻加工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泽民

作者: 黄伟东;陶曙华;陈英姿;李成刚;凌伟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籼稻;常温自然干燥;烘干机干燥;热风就仓干燥;品质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3 年 21 期

页码: 78-81

摘要: 为了探索适宜南方籼稻的干燥方式,试验以高水分优质籼稻湘晚籼13号为材料,研究了常温自然干燥、烘干机干燥和热风就仓干燥在不同温度(常温、40、50、60、70℃)下对优质籼稻加工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稻谷的裂纹率上升,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略有下降,碱消值在高温(70℃)时也有所下降,其食味评分明显降低;相同的干燥温度下,热风就仓干燥稻谷的加工及食用品质优于烘干机干燥。在仓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高水分优质稻谷,采用热风就仓干燥可以较好地保持其原有的加工及食用品质。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不同优质籼稻品种(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聂新星,张敏敏,段小丽,吴茂前,冯敬云,刘波,周雷,杨利. 2022

[2]适宜机插的优质籼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徐文波,秦鱼河. 2020

[3]适宜机直播的优质籼稻品种筛选及其 评价指标体系. 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姬广梅,李立江,向明,陈卓,杨宇. 2020

[4]湖南省优质常规籼稻品种在三亚市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黎用朝,刘三雄,黄海明. 2011

[5]利用分子标记鉴定优质籼稻粒形相关基因的基因型. 周雷,李二敬,徐华山,陈志军,杨国才,刘凯,游艾青. 2022

[6]减施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优质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春燕,熊运华,王萍,张志英,姚晓云,彭志勤,陈金,吴延寿. 2023

[7]钵体苗不同穴距机插对华南优质籼稻产量的影响. 赖嘉俊,韩孟红,梁开明,徐强辉,林阿典,郑章荣,黄继川,傅友强. 2024

[8]抗逆型高档优质籼稻新品种创香5号的选育及应用. 闵军,刘三雄,李小湘,王建龙,黄海明. 2012

[9]优质常规籼稻外观品质在长沙与三亚的差异性研究. 黎用朝,刘三雄,黄海明. 2011

[10]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源丰占的选育.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江奕君,高云. 2012

[11]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流转及籽粒灌浆特征(英文). 江立庚,徐世宏,梁和,董登峰. 2011

[12]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13]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14]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15]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16]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7]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8]首乌散对养殖草鱼品质影响的研究. 欧志明,武平,王广军. 2009

[19]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20]晚糯稻突变体新品种浙糯36的选育研究. 鲍根良,左晓旭,丰作成,陆文武,张小明,叶胜海,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