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寒增温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可菲
作者: 谭可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方式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4 年 Z2 期
页码: 33+44
摘要: 采用苯板隔寒与常规育苗2种育苗方式对晚熟品种松粳9进行育苗试验,研究隔寒增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床隔寒增温育苗比常规育苗提前7d播种,提前15d成熟,争抢有效积温200℃左右,保证了松粳9生育期138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50℃左右的品种在能够正常成熟,提高产量13.3%。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谭可菲,刘传增,马波,胡继芳,周超,徐婷,闫峰. 2014
[2]玄武岩台地对稻米品质影响研究. 孙玉友. 2012
[3]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国宏. 2012
[4]寒地水稻苗床隔寒超早播育大龄秧苗技术要点. 付久才. 2018
[5]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陈卫国,刘克禄,田斌,王佐伟. 2015
[6]设施育苗精量播种装置现状及发展. 王秀,范鹏飞,马伟,沈瀚,秦贵,翟长远,张睿. 2011
[7]不同育苗方式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文林宏,李桂莲,李正丽,王尔学,耿广东. 2009
[8]不同育苗方式对薏苡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周祥,周蓉,马臣丰,谢惠珏,雷朝云,敖茂宏. 2014
[9]苏北棉区棉花基质育苗与营养钵育苗比较试验. 崔小平,王卫军,王娟,王飞飞,陈立昶. 2013
[10]烤烟漂湿育苗锯末加黄砂作基质技术试验研究. 向金友,罗吉才,左娟,闵涛. 2010
[11]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钱小强,宁志怨,孔晶晶,张殿兴. 2022
[12]线辣椒青线椒1号育苗技术研究初报. 李江. 2016
[13]栽培因素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Ⅰ)育苗方式对米质的影响. 严光彬,李彦利,王万成,孟令军,严永峰,李春山. 2003
[14]育苗基质配比及育苗方式对辣椒成苗的影响. 弭宝彬,周火强,谢玲玲,梁成亮,刘峰,陈娟,戴雄泽. 2019
[15]不同育苗方式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 徐立华,张培通,杨长琴,杨德银. 2007
[16]不同育苗方式对红毛糯2号高粱生长与效益的影响. 罗亚红,蔡家秀,赵官见,廖正会,刘德龙,杨厚建. 2019
[17]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范高领,胡明文,詹永发. 2024
[18]不同育苗方式对当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国祥,蔡子平,王宏霞. 2013
[19]海南雪茄烟叶不同育苗方式育苗效果分析. 高华军,林北森,马兴华,蔡斌,贺远,耿召良,向小华,刘好宝. 2020
[20]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黑钙土;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玉米产量
-
秸秆还田下基肥减氮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刘玉涛;王晨;徐婷;谭可菲
关键词:基肥减氮;缓控释肥;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
玉米杂交种嫩单29的选育
作者:于运凯;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许建;周超;王力达;王连霞;谭可菲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嫩单29;栽培技术
-
玉米新品种鹏玉3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王俊强;韩业辉;周超;徐婷;袁明;马波;曲忠诚;谭可菲;李青超;刘洋;丁昕颖;李铁;孙铭隆;徐邦会;马宝新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鹏玉33;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哈尔滨地区早开堇菜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作者:李鹏飞;潘玉莹;郭子雯;谭可菲;刘大伟
关键词:早开堇菜;叶斑病;形态特征;分子鉴定
-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指标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刘玉涛;杨慧莹;高盼;王晨;谭可菲;徐婷
关键词:种植生态区;秸秆全量还田模式;土壤含水率;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