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与油菜杂交胚挽救及其后代倍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艳艳

作者: 赵艳艳;蒋武生;原玉香;王志勇;姚秋菊;魏小春;张强;张晓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结球甘蓝;人工合成油菜;远缘杂交;胚挽救;倍性鉴定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6 年 45 卷 09 期

页码: 88-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将油菜中根肿病抗性基因CRR导入到甘蓝从而获得抗根肿病的结球甘蓝材料,以二倍体结球甘蓝与四倍体人工合成油菜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采用MS和B5培养基对杂交子房和胚珠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不同取样时期、培养基、基因型以及暗处理对胚珠萌发率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法对杂交后代幼苗倍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胚珠培养优于子房培养。以人工合成油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获得的杂种苗数(57株)远多于反交组合(仅获得7株杂种苗)。子房培养取材时间以蕾期授粉后第10天为宜,以B1(B5+6-BA 1.5 mg/L+NAA 0.2 mg/L+水解酪蛋白0.5%+活性炭0.5%)培养基最好(萌发数6株);胚珠培养适宜取材时间为蕾期授粉后第11天,以M1(MS+6-BA 1.0 mg/L+NAA 0.1 mg/L+水解酪蛋白0.5%+活性炭0.5%)培养基最佳(萌发率13.55%)。胚珠经过暗处理(24 h)后萌发率明显提高。倍性鉴定结果显示,胚挽救获得的64株幼苗中有57株为三倍体植株(89.06%)。

分类号: S635.1`S565.4

  • 相关文献

[1]‘希姆劳特’与不同倍性玫瑰香型葡萄杂交胚挽救技术研究与倍性鉴定. 田淑芬,温晓敏,张娜,月丫,路凤珍. 2018

[2]栽培亚麻与红花亚麻种间杂交及其幼胚挽救的研究. 程莉莉,关凤芝,吴广文,于莹,黄文功,赵东升,袁红梅,侯佳欣. 2015

[3]月季远缘杂交未成熟胚培养初探. 马策,赵小慧,阮芳,李振涛,李成俊. 2021

[4]萝卜胞质雄性不育(Ogura CMS)芥菜材料的创制. 李崇娟,吕凤仙,杨鼎,张丽琴,兰梅,杨红丽,徐学忠,胡靖锋,申时品,吴毓飞,和江明,董相书. 2023

[5]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 李俊,方小平,罗莉霞,李均,胡琼,李光明,张春雷. 2010

[6]人工合成具有白菜或甘蓝细胞质的甘蓝型油菜. 李俊,罗莉霞,王转,李均,陈坤荣,任莉,方小平. 2010

[7]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2000

[8]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初探. 金钊,贾琢,王冬. 2009

[9]木纳格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 夏培蓓,伍新宇,代培红,吴玉霞,朱瑜,潘建,闫璐,罗淑萍. 2012

[10]以'巨玫瑰'葡萄为母本的胚挽救育种研究. 郭艳芳,张娜,田淑芬,月丫. 2019

[11]无核葡萄自交胚挽救技术研究. 田淑芬,温晓敏,张娜,月丫,路凤珍. 2017

[12]柑橘杂种胚挽救及早期鉴定. 谭洪泉,陈善春. 2011

[13]子房切片技术获得百合杂交种. 柴卫淑,谭学林,熊丽,屈云慧. 2007

[14]辐射花粉授粉诱导西瓜单倍体. 杨红,顾妍,张朝阳,孙玉东,罗德旭. 2017

[15]红宝石无核和希姆劳特葡萄杂交胚挽救技术研究. 温晓敏,张娜,路凤珍,田淑芬. 2017

[16]‘红宝石无核’与玫瑰香型葡萄杂交胚挽救技术研究. 田淑芬,月丫,张娜,郭艳芳. 2018

[17]以'红巴拉多'为母本的胚挽救育种研究. 张晓涵,田淑芬,张娜. 2020

[18]胚挽救技术在我国无核葡萄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赵艳卓,陈展,牛早柱,魏建国,牛帅科,杨丽丽. 2019

[19]用胚挽救方法获得月季杂交后代植株. 王丽花,瞿素萍,唐开学,张颢,苏艳. 2008

[20]甘蓝类蔬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和育性观察. 于海龙,方智远,杨丽梅,刘玉梅,庄木,吕红豪,李占省,张扬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