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Ca不育胞质类型的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危文亮

作者: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细胞质雄性不育;不育胞质类型;PCR;RFLP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5 年 38 卷 10 期

页码: 1965-19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4个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HindIII、PstI)进行酶切、14个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NCa和pol、nap、ogura、tour等5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胞质线粒体DNA进行RFLP分析。在总计54个有效探针/酶组合中,除12个组合在5种不育细胞质间没有检测到差异外,其余42个探针/酶组合在5个不育系中均检测到差异。其中,atp1/EcoRI、atp1/HindIII、atp6/EcoRI、atp8/BamHI、orf139/BamHI等5个探针/酶组合在5个不育系的不育胞质间检测到各不相同的条带,从而可以将它们两两完全区分开。RFLP分析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了NCa不育系确实具有与pol、nap、ogura、tour等不育系不同的的不育胞质,是一类新的不育胞质类型。这5个探针/酶组合也可以作为鉴定甘蓝型油菜不育细胞质的分子标记。根据控制pol、nap、ogura等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和拟南芥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了22对引物,对上述5种甘蓝型油菜不育系的线粒体DNA进行了PCR分析,没有找到可以将NCa不育胞质与其它类型不育胞质明显区分开来的引物。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NRO4270A的鉴定. 舒畅,刘超,吴江生. 2015

[2]甘蓝型油菜NCa胞质不育系的不育胞质类型鉴定.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5

[3]水稻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及其F_1 杂交种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姚方印,李广贤,刘理梅. 2001

[4]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 张晓,张锐,史计,孟志刚,孙国清,周焘,郭三堆. 2012

[5]分子标记在丛枝菌根研究中的应用. 孙向伟,王晓娟,张贵启,高飞翔,沈禹颖,金樑. 2009

[6]分子标记在丛枝茵根研究中的应用. 孙向伟,王晓娟,张贵启,高飞翔,沈禹颖,金樑. 2009

[7]水稻根际土壤及根组织内外固氮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彬,郑斯平,周莉娟,林智敏,宋亚娜,郑伟文. 2007

[8]RFLP在鳞翅目蛹虫草菌鉴别中的应用. 张引芳,法朗西斯·莫林娜. 1994

[9]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1A的分子鉴定. 陈沁滨,侯喜林,王建军,冷月强,蒋芳玲,薛萍. 2006

[10]四种细胞质来源的烟草不育系线粒体SSR位点差异. 李凤霞,杨爱国,崔萌萌,龚达平,王卫锋,孙玉合. 2011

[11]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初步研究. 徐亮,彭小松,贺浩华,杜德志,刘尊文. 2006

[12]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药培养中若干因素对花粉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钟维瑾,方光华,唐克轩,张智奇,俞妙娟. 1990

[13]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其小种专化性. 罗利军,梅捍卫,赵新华,钟代彬,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ZhikangLi,A.H.Paterson,DaolongWang,R.Tabien,L.Zhu,J.W.Stansel. 1998

[14]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作易. 2010

[15]贵州地方猪品种HSL基因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王安娜,冉雪琴,王嘉福,夏先林. 2009

[16]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17]应用RFLP定位水稻的生育期基因. 沈波,钱惠荣,王建林,郑康乐. 1994

[18]水稻广亲和品种的DNA指纹分析. 钱惠荣,沈波,郑康乐. 1993

[19]转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长林,张欣,吴建波,刘惠芬. 2008

[20]提取水稻DNA的一种简易方法. 卢扬江,郑康乐.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