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同时期浮床植物旱伞草和美人蕉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琦

作者: 潘琦;刘娅琴;邹国燕;周文宗;付子轼;刘长娥;宋祥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美人蕉;旱伞草;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GC-MS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7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夏季6-8月,收集浮床陆生植物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种植水,比较这3种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结束(8月10日)时,3种植物干重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生物量干重分别是开始(6月15日)时的6. 9倍、4. 6倍和5. 3倍,根系干重分别为7. 5倍、2. 5倍和3. 0倍.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种植水与藻类培养时间越长,对藻类的抑制效果越显著,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最高可达64. 2%和67. 7%,二者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旱伞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最高抑制率为56. 3%.随着植物的生长,旱伞草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逐渐减弱,美人蕉则保持稳定的抑制效果.3种植物不同时期的种植水,均在10-15 d后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率达到最高值.第一期对照组中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种植水的1. 47倍、1. 98倍和2. 53倍.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显示,旱伞草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棕榈酸等11种化合物,美人蕉根系分泌物中有硬脂酸等10种化合物.

分类号: X173%X52

  • 相关文献

[1]美人蕉根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 潘琦,邹国燕,宋祥甫,中井智司,付子轼. 2014

[2]香根草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及其成分分析. 潘琦,刘娅琴,邹国燕,周文宗,付子轼,刘长娥,宋祥甫. 2019

[3]化感作用与养殖池塘中铜绿微囊藻的防治. 马晓燕,陈家长. 2006

[4]小花宽叶十万错石油醚萃取相GC-MS分析及其化感作用研究. 李晓霞,沈奕德,刘延,王亚,陈颂梅,张敏,范志伟. 2019

[5]南山蒿杂草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 尼玛卓嘎. 2019

[6]小麦秸秆有机酸组分的GC-MS分析及其对牛筋草的化感效应. 刘小民,许贤,李秉华,王贵启,张焕焕. 2016

[7]金钟藤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化感潜力研究. 李晓霞,黄乔乔,范志伟,沈奕德,程汉亭,刘丽珍. 2014

[8]不同木薯品种主要根系分泌物提取与鉴定. 韩笑,杨慰贤,覃锋燕,范晓苏,黎亮武,黄凯,阳太亿,申章佑,韦茂贵. 2022

[9]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江立庚,唐荣华,熊发前,唐秀梅,蒋菁,贺梁琼,钟瑞春,韩柱强. 2015

[10]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水域农业环保技术研究迎接我国粮食与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宋祥甫. 1999

[11]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富营养河水脱氮效果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范洁群,邹国燕,宋祥甫,吴淑杭,付子轼,潘琦,刘福兴. 2011

[12]美人蕉快繁及茎尖脱毒体系的建立. 陈志,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 2018

[13]几种植物净化能力的比较及浮床应用效果研究. 宋伟,周庆,王彦玲,李国锋,韩士群. 2010

[14]进水C/N对表面流—水平流人工湿地氮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张燕,刘雪兰,伏春燕,李新华,阎百兴,阎佩佩,石天虹,魏祥法. 2018

[15]美人蕉黄条病毒扬州、长沙分离物全基因组的测定与序列分析. 朱晨,唐伟,阴筱,董玲霞,孙厚俊. 2023

[16]不同进水浓度对组合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影响. 张燕,刘雪兰,王月明,井庆川,伏春燕,阎佩佩,石天虹,刘瑞亭,魏祥法. 2018

[17]鱼塘水面无土栽培美人蕉研究. 吴伟明,宋祥甫,金千瑜,应火冬,邹国燕. 2000

[18]草地贪夜蛾为害美人蕉和芦竹初报. 卢辉,唐继洪,朱晓明,吕宝乾,王振营. 2024

[19]铜绿微囊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对砷胁迫的响应. 龚艳,吴幸强,肖邦定,方涛,刘剑彤,宋立荣. 2009

[20]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翠华,吴彦,李国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