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废弃菇柄核酸酶解及5’-核苷酸稳定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顺峰

作者: 李顺峰;王安建;侯传伟;沈琪;魏书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孢蘑菇废弃菇柄;核酸;酶解;5’-核苷酸;稳定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14 年 11 期

页码: 251-2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提高双孢蘑菇废弃菇柄5’-核苷酸得率,增加其经济价值。以双孢蘑菇废弃菇柄为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值、酶底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5’-核苷酸酶解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对5’-磷酸二酯酶对核酸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其次对双孢蘑菇废弃菇柄浸提液中5’-核苷酸在不同pH值、温度和加热时间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对主要酶解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双孢蘑菇废弃菇柄核酸酶解的最优参数为:pH5.0、酶底比3000 U/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5’-核苷酸得率为1.60 g/100 g。通过稳定性试验发现,双孢蘑菇废弃菇柄中5’-核苷酸在pH值为中性偏酸(pH5~7)条件下比较稳定,受热温度越高5’-核苷酸越不稳定,在试验范围内为保留更多的5’-核苷酸,热处理时间以不超过1.5 h为宜。这一结果可为双孢蘑菇废弃菇柄5’-核苷酸的提取及其在烹调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

分类号: TS201.2

  • 相关文献

[1]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生物复合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周宇杰,王军宁,吕芳,赵艳红,卢宇. 2021

[2]南极磷虾ACE抑制肽的酶解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李爽,刘小芳,李福后,王伟霞,冷凯良,李雅婷,郭向融. 2023

[3]龙滩珍珠李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黄展文,李明娟,游向荣,张雅媛,王颖,周葵,卫萍. 2022

[4]西藏林芝不同产区松茸菌盖及菌柄鲜味成分的比较分析. 刘振东,钟政昌,扎罗,王波,薛蓓. 2017

[5]香菇柄提取液鲜味成分的酶解增效工艺研究. 李顺峰,王安建,王吉伟,田广瑞,刘丽娜,魏书信. 2018

[6]不同栽培基质对6种侧耳属食用菌风味成分的影响. 殷朝敏,李雨鸿,范秀芝,史德芳,姚芬,程薇,高虹. 2022

[7]鸡骨素及其酶解液Maillard反应产物滋味成分研究. 孙红梅,张春晖,李侠,李银,董宪兵,王春青,谢小雷. 2013

[8]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呼斯乐,白晨,张惠忠,李晓东,菊花,王良,贾敢敢. 2014

[9]水分胁迫下甘蔗根系蛋白质和核酸对外源乙烯的响应. 罗永明,梁强,叶燕萍,李杨瑞. 2008

[10]双孢菇废弃菇柄核酸超声提取工艺优化. 李顺峰,沈琪,谢新华,王安建,侯传伟,魏书信. 2015

[11]纤维素酶法提取双孢菇废弃菇柄核酸工艺优化. 沈琪,李顺峰,王安建,侯传伟,魏书信. 2014

[12]贵州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核酸检测及其耐药性调查. 余波,杨莉,王芳,史开志,周思旋. 2017

[13]玻璃粉吸附核酸及其在植物核酸提取中应用的研究. 许春燕,李文,何龙飞,李创珍,韦善清. 2012

[14]黄瓜雌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陈学好,陈艳萍,曹碚生. 2004

[15]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荣谈,张建中,刘冬儿,张大兵,杨立桃. 2010

[16]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颢潜,陈锐,李夏莹,王梦雨,刘鹏程. 2018

[17]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茎尖生长锥的生理物质变化. 付昆,陶承光,崔连伟,张春波. 2011

[18]尿嘌呤衍生物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王虎成,龙瑞军,马亚玲,阳伏林,李晓鹏. 2008

[19]芥兰营养生理的研究——Ⅲ.氮钾营养对芥兰菜薹形成过程体内生化物质的影响. 李智军,关佩聪. 1992

[20]苹果受精坐果过程中胚胎发育及核酸变化的研究. 马焕普,刘志民,王凤珍,李武兴,周学明.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