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萌发期对6℃低温的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育军

作者: 李育军;赵玉田;常汝镇;梁博文;孙建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栽培大豆;萌发期;相对发芽率;抗冷性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0 年 02 期

页码: 136-144

摘要: 1987—1988年,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我国东北春大豆品种(系)1910份进行了萌发期抗冷的筛选与研究,温度控制于6℃,恒温,并以25℃发芽实验作对照。(1)不同品种(系)在6℃下发芽率变化很大,其范围从0—100%;(2)黑龙江大豆在6℃下发芽速率最快;(3)确定了6℃下发芽时的最佳调查时间为13—14天;(4)两年共筛选出358个高抗冷材料,占参试材料的18.7%;(5)黑种皮,深褐脐,肾状、扁椭粒,种皮无光泽表现出较强的抗冷性;(6)百粒重与抗冷呈极显著的负相关;(7)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与抗冷性关系不大,粗脂肪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冷性呈极密切的负相关,亚油酸与油酸的比值与抗冷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耐低温大豆品种(系)的筛选与研究. 盖志佳,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陈磊. 2018

[2]不同多花黑麦草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许能祥,顾洪如,程云辉,张霞,丁成龙. 2011

[3]大豆抗冷性研究——Ⅱ、萌发期低温处理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育军,常汝镇,赵玉田,孙健英,梁博文. 1989

[4]棉花萌发期抗冷性鉴定. 王俊娟,叶武威,樊保香. 2007

[5]披碱草野生种质材料芽期耐盐性研究. 贾亚雄,刘荣堂,袁庆华. 2007

[6]不同品种小黑麦萌发期耐旱性比较. 李会芬,时丽冉,崔兴国,谢楠. 2011

[7]花生种质资源耐低温表型鉴定方法研究. 刘海龙,陈小姝,杨富军,白冬梅,孙晓苹,吕永超,任小平,姜慧芳,高华援. 2017

[8]盐胁迫对野生猪屎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张瑜,王文强,白昌军. 2016

[9]不同棉花品种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综合评价.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李寒暝,张少民,孙良斌,蒋平安,冯固. 2011

[10]不同长绒棉品种种子萌发阶段抗盐性的比较. 李寒暝,白灯莎·买买提艾力,蒋平安,冯固. 2009

[11]辣椒不同品种种子萌芽期耐低温性及评价方法研究. 刘雪梅,尚庆茂,张志刚. 2010

[12]小麦种子物理参数和萌发阶段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贾佳,王建华,谢宗铭,杨丽明,孙宝启,孙群. 2014

[13]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分布及定植特征. 肖佳雷,姜立超,尹静,来永才,李炜,毕影东,刘明,刘淼. 2015

[14]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测定及其与大豆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宋向东,张之鑫,王巍巍,富健. 2010

[15]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测定及其与大豆品质的相关性分析(摘要)(英文). 宋向东,张之鑫,王巍巍,富健. 2010

[16]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 郭文韬. 2004

[17]栽培大豆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及定位. 吴伟,李洪杰,王晓鸣,朱振东,东方阳. 2010

[18]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何真,韵晓东,武凯,姬虎太,常建忠,乔麟轶,郑军. 2015

[19]中国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种胚超氧物歧化酶的酶谱型及其地理分布. 徐豹,庄炳昌,路琴华. 1990

[20]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比较. 徐豹,庄炳昌,路琴华,吕景良.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