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中单宁的测定 普鲁士兰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桂娟
作者: 胡桂娟;金锡凤;张玉英;赵国珍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山东果树
ISSN: 1002-2910
年卷期: 1982 年 04 期
页码: 45-49
摘要: 单宁存在于多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中,它与果实成熟前后的涩味、苦味和霉褐变密切相关。但常用的容量法手续繁琐,试剂用量大,操作极不方便。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文献介绍的普鲁士兰比色法,在水果和核桃上与容量法加以比较测定,测得结果大致相同。此法简便、快速、经济、重现性好。它的另一特点是加入试剂后,立即形成深浅不同的黄、绿、兰色,即使没有仪器,也可目测单宁的相对含量。这比只形成一种颜色的方法容易分辨。 一、原理:果实提取液中的单宁及其酚类化合物,会将Fe~3还原成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 二、试剂:①0.1MFecl2溶液:称 2.7克 F e cl3.6H2O溶于 100ml0.1NHcl中。 @0.008MK。F:(CN)。: 称0. 2632克溶于 100。 1水 中. ③标准单宁酸溶液:称 0.1克单宁酸溶于100ml 水即为1000PP。标准液, 用前再稀释100倍即为10 PPm标准液. 三、程序:将果实洗净去皮,用不锈钢刀任取每果两个部位的果肉薄片共50克,立即投入已称好的50克水中,用不锈钢剪子剪成碎块,置组织捣碎机中打成匀浆。称浆液10克,用40ml水转入100ml容量瓶中,置80”C水浴30分钟,取出冷却后加水至刻度过滤。 吸滤液sine注入25me容量瓶中,加水10me加0.IMFeCI。0.sml,再加0.008MK。Fe(CN)。0.sml(边加边摇匀)充分摇动,用水定容至刻度30分钟后在72型分光光度计以650urn波长处进行比色。以水做参比读取光密度值,由曲线查得相应的单宁酸含量。 吸10PPm标准单宁酸液1、2、3、4、sinl于25ml容量瓶中,配成0.4、0.8、1.2、 1.6、 2.OPPm标准液如上法绘制标准曲线. 四、计算: 单宁(PPm)一由曲线查得待测液含量(PPm)X稀释倍数 五、讨论: 1、提取液(标准液)显色后颜色深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45页)浅,与样品含量多少有关,显色液浓度大于ZPPm呈蓝色,1—ZPPm为蓝绿色,低于IPPm为黄绿色。显色液浓度大于2PPm光密度值较高(超过0.6)而且易产生沉淀。故显色液浓度应控制在1—ZPPm为宜。 2、本法也可测定于果,如核桃仁及合单宁较高的其他样品,提取液虽色素较重,但因含量高加大稀释倍数后对显色无干扰。 3、分析后若比色皿及玻璃器皿壁上附着一层蓝色,应浸于稀酸液中过夜,再清洗干净。 1982年9月果实中单宁的测定 普鲁士兰法@胡桂娟$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金锡凤$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张玉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赵国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风味物质分析
作者:赵国珍;侯燕萍;马世贵;陈于敏;吴志刚;高丽
关键词:云粳37号;粳稻;优质食味;风味物质
-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
作者:赵国珍;刘慰华;刘似玉;董林波;李林东;陈于敏
关键词:优质食味;水稻;粳稻;‘云粳37号’;稳定性;AMMI模型;农艺性状;稳定性分析;适应性
-
优质食味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选育及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
作者:赵国珍;陈于敏;吴志刚;刘慰华;刘似玉;刘家稳
关键词:粳稻;云粳37号;优质食味;功能基因;Wxy37
-
铁岭市蔬菜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
作者:宋铁峰;赵聚勇;张玉英;刘红玉;温蔷;金连财
关键词:铁岭;设施蔬菜;产业
-
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云粳4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赵国珍;陈于敏;刘慰华;吴志刚;世荣;袁平荣;苏振喜;朱振华
关键词:粳稻;云粳48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高原粳稻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作者:世荣;刘吉新;陈于敏;李荣波;郑晔;张其钢;吴志刚;刘慰华;赵国珍
关键词:高原粳稻;SSR标记;群体遗传结构;关联分析
-
外引粳稻品种在云南高原的综合评价
作者:陈于敏;刘吉新;李荣波;张其钢;郑晔;世荣;刘慰华;邹茜;吴志刚;赵国珍
关键词:外引品种;粳稻;云南;农艺性状;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