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春小麦成熟期器官含氮量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立龙

作者: 郑立龙;王世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氮量;小麦;器官;氮吸收积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93-96

摘要: 为探索不同施氮条件下,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规律,以及不同器官的氮含量,以品种陇春30号与宁春4号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施氮量的处理来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小麦对氮的吸收量和积累量,不同器官中的氮含量为籽粒>叶片>茎秆,不同器官在氮处理下对氮素的吸收规律与品种、氮浓度都有关系,陇春30号籽粒氮含量高于宁春4号。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糜子生物量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马海曌,谢呈辉,徐郗阳,冯永忠,黄贵斌,孔德杰,高鹏飞,梅志坤,任广鑫. 2022

[2]增施氮肥对玉米植株氮积累量和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李强,武文明,彭晨,王世济. 2019

[3]浅析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莉娟,樊宁声,郭明明. 2017

[4]超迟播稻茬小麦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 季仁达,杨步琴,石广跃,赵晓斌,王伟中. 2017

[5]施氮方式对小麦扬麦20产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朱德进,宋亚,黄卉,王艳荣,宁运旺,张永春. 2017

[6]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谭一罗,苏文英,温以斌. 2018

[7]施氮量对小麦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9

[8]施氮量对2个粒色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吕冰,范仲卿,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张保军,赵广才. 2017

[9]氮素施用量对新冬24号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郭顺堂. 2007

[10]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昌秀,吴复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7

[11]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培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8

[12]影响浓香型白酒大曲质量的小麦原料关键品质参数研究. 李朝苏,任勇,佟汉文,刘于斌,吴晓丽,李明,刘淼,郑建敏,吴舸,高春保,凌冬,唐清,张正刚,汤永禄. 2023

[13]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郭培武,赵俊晔,石玉,王西芝,于振文. 2018

[14]淮北地区小麦高产途径的研究. 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 1990

[15]施氮量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氮锌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郭芳芳,韩亚倩,周苏玫,杜西河,宋淼,张洁梅,黄源,胡乃月,臧贺藏,杨习文. 2023

[16]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氮素分配和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郭明明,亓振. 2015

[17]高产·双抗型小麦新品种川麦51密肥与播期研究. 廖晓虹,杨梅,饶世达,蒲宗君. 2011

[18]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池忠志,赵广才,常旭虹,刘利华,杨玉双,杨丽珍. 2006

[19]施氮量对高产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 史辛凯,于振文,赵俊晔,石玉,王西芝. 2021

[20]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素君,刘全清,张宏彦.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