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不同器官浸提液中化感物质鉴定及差异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立龙

作者: 郑立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豌豆;不同器官浸提液;化感物质;GC-MS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3 年 2 卷 011 期

页码: 1056-1062

摘要: 豌豆生产中面临连作障碍,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但其发生机理未被完全揭示.化感物质引发的自毒效应是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给进一步研究豌豆化感物质在豌豆连作障碍的作用提供参考.以不同基因型豌豆定豌 10 号、云豌 8 号为指示品种,对其苗期的根茎叶浸提液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以明确豌豆不同器官中化感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云豌 8 号不同器官中化合物种类均高于定豌 10 号.2 种豌豆的地上部器官中化合物种类多于根系.不同器官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感物质种类存在差异.其中,抗氧化剂 2246 除定豌 10 号的叶片浸提液外,在 2 种豌豆的不同器官浸提液中均存在.此外,棕榈酸和芥酸酰胺在云豌 8 号的不同器官浸提液中均存在,肉桂酸仅在定豌 10 号茎浸提液中存在.综上,豌豆不同器官浸提液中均存在化感物质,但其种类因器官类型和豌豆基因型而异.

分类号: S643.3

  • 相关文献

[1]胡麻残茬水提液化感自毒作用研究. 王立光,陈军,李静雯,李进京,陈琛,叶春雷,罗俊杰. 2019

[2]豌豆根系中分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化感效应的研究. 张允,马绍英,卢旭,柴强,张绪成,李胜. 2018

[3]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朱峰,何永福,叶照春. 2014

[4]西芹鲜根丙酮浸提物层析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以及化感物质鉴定. 高晓敏,王琚钢,李杰,马立国,郝静,云兴福. 2014

[5]紫茎泽兰化感物质对入侵地土壤有机磷细菌的效应. 邱伟荣,杨国庆. 2010

[6]中国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任元丁,尚占环,龙瑞军. 2014

[7]苎麻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化感潜力评价. 刘楠楠,白玉超,李雪玲,杨瑞芳,郭婷,崔国贤. 2017

[8]中国北方水稻与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 姜敏,郝楠,郭延玲,张玉芬,纪明山. 2007

[9]农业生产中化感物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Web of Science大数据的文献计量分析. 梁传静,邢丹,张爱民,王永平,袁圆. 2017

[10]高粱不同连作年限对其根系分泌物组成和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 李光,白文斌,任爱霞. 2017

[11]旱地番茄连作障碍机理研究进展. 李小霞,靳鲲鹏,李万星,李丹,韩文清,苏秀敏,王佼,王秋兰,曹晋军. 2020

[12]水稻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杨瑞. 2006

[13]植物化感物质及其释放途径. 刘亦学,刘万学,万方浩,张惟,杨秀荣. 2007

[14]怀地黄根际土壤水提物的GC-MS分析. 郝群辉,刘红彦,王飞,张玉军. 2007

[15]4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对稗草生长抑制的互作效应. 张付斗,徐高峰,单芹丽,吴迪,李天林,张玉华. 2010

[16]肿柄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化感作用. 李晓霞,沈奕德,范志伟,黄乔乔,程汉亭,刘丽珍. 2013

[17]连作对不同抗性花生品种根系分泌物和土壤中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 刘苹,赵海军,唐朝辉,张玉凤,林海涛,沈玉文,王江涛,万书波. 2015

[18]西芹鲜根六次醇层物化感物质的分离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孙洪欢,王永,李蕾,云兴福. 2017

[19]多花黑麦草根系抑草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董晓宁,高承芳,张晓佩,刘远,李文杨,翁伯琦. 2013

[20]不同处理的豚草残留物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郭建英,龙茹,万方浩.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