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萤叶甲取食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福山

作者: 郑福山;杜予州;强承魁;任顺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菱角;菱角萤叶甲;地理种群;取食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16 期

页码: 244-245+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国外菱角生物防治的天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菱角萤叶甲幼虫和成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取食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16~28℃),当温度过高(>31℃)时取食量开始减少;幼虫、成虫取食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温度28℃左右;与幼虫相比,成虫取食量较大,危害期较长;建立了取食量与温度间关系的模型,经检验能较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同时对不同地理种群菱角萤叶甲的取食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取食量有了很大差别,保山种群的世代取食量是泰安种群的2倍。[结论]温度是影响菱角萤叶甲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保山种群是国外控制菱角的潜在理想天敌。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鳖菜共生绿色综合种养模式. 吴仓仓,蒋业林,王芬,宋光同,王佳佳,周翔. 2020

[2]菱角软罐头制作工艺研究. 关健,何建军,薛淑静,陈学玲,梅新,朱霞. 2015

[3]北美的重要入侵性杂草——菱角. 郑福山,杜予州,丁建清,韩旭,BERND BLOSSEY. 2004

[4]福寿螺的寄主植物及其对福寿螺体重的影响. 叶建人,冯永斌,林贤文,王华弟,祝增荣. 2011

[5]2;4-D二甲胺盐对莲草直胸跳甲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史梦竹,李建宇,肖玉军,郑丽祯,郭建英. 2012

[6]三种寄主植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特征的影响. 孙丽娟,段方猛,沈长朋,万方浩. 2015

[7]草地螟幼虫取食量、头宽、体长及体重的测定. 刘大海,张蕾. 2008

[8]食物和温湿度对二点委夜蛾幼虫取食和为害玉米苗的影响. 杨云鹤,张海剑,石洁,刘树森,郭宁. 2019

[9]粘虫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的消化和利用. 王振营,何康来,丛斌,文丽萍,白树雄. 2004

[10]豚草条纹叶甲与豚草生物防治. 李迪强,万方浩,王韧,包建中. 1991

[11]沈阳花生田东北大黑鳃金龟周年动态与幼虫取食量研究. 钟涛,范唯艳,许国庆. 2022

[12]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粘虫幼虫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路子云,马爱红,冉红凡,刘文旭,刘小侠,李建成,张青文. 2016

[13]绿僵菌侵染后东亚飞蝗营养生理参数变化研究. 李志红,牙森·沙力,张泽华. 2011

[14]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繁殖特性和卵孵化的影响. 郭建英,李赞斌,史梦竹,李建宇,万方浩. 2011

[15]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防治指标研究. 张泽华,张礼生. 2007

[16]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卢庭启,杨群芳,王慧. 2011

[17]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量及活动能力的影响. 李瑜辉,刘鑫,郭二虎,范惠萍,王丽霞,张艾英. 2019

[18]高CO_2浓度对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取食量及其体内生化物质的影响. 史梦竹,傅建炜,李建宇,王婷,郑丽祯,游泳,林涛,吴刚. 2015

[19]褐稻虱取食试验及防治探讨. 顾秀慧,贝亚维,高春先. 1987

[20]温度对金银花尺蠖幼虫取食量及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 向玉勇,彭晶晶,张帆,李元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