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适

作者: 范适;刘富中;陈钰辉;宋燕;刘志敏;张野;连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茄子;小孢子培养;基因型;花药预处理;花药壁组织;供体植株生长环境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641-16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开展茄子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为茄子单倍体育种在生产实践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6个不同基因型茄子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探究基因型、花药预处理、花药壁组织及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茄子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6个茄子栽培品种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频率差异明显,其中,37号和128号品种的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下同);6个茄子品种中仅37号品种能形成再生植株,其中5株为单倍体植株,8株为双单倍体植株。茄子小孢子培养必需进行高温(36℃)热激处理,最佳处理时间6 d;低温(4℃)预处理不能启动茄子小孢子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但能极大促进愈伤组织形成;花药预处理以低温(4℃)处理6 d+高温(36℃)处理6 d的效果最佳,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达60.0个/花药;花药壁组织与小孢子共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最佳处理时间8~12 d。供体植株在露地环境条件下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极显著高于温室环境条件。【结论】对露地环境条件下种植的37号和128号茄子的花药进行低温(4℃)处理6 d+高温(36℃)处理6 d,可获得最佳的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分类号: S641.1

  • 相关文献

[1]基因型对茄子小孢子培养诱导单倍体的影响. 王利英,乔军,石瑶,连勇,刘富中,陈钰辉,张映,李素文. 2016

[2]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顾祥昆,李菲,张淑江,章时蕃,张慧,孙日飞. 2013

[3]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 赵俊,巫东堂,赵军良,董晓飞,赵美华,王秀英,李改珍. 2008

[4]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星晓蓉. 2011

[5]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马欣,申书兴,连勇,刘富中,陈钰辉. 2006

[6]茄子体细胞杂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连勇,刘富中,陈钰辉,宋燕,张松林,Darasinh Sihachakr. 2004

[7]不同基因型茄子花药内源激素水平及温度处理对其含量的影响. 张玉苗,陈钰辉,徐涵,刘富中,胡鸿. 2012

[8]不同基因型茄子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李冰,高秀瑞,武彦荣,张敬敬,潘秀清. 2015

[9]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10]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11]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12]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13]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 2011

[14]微型结球白菜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卢松,陶莲,吴康云,邓英,王天文,赵大芹. 2015

[15]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邓英,陶莲,李正丽,郭惊涛,吴康云,孟平红,赵大芹. 2012

[16]葫芦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童龙,李玲,王志伟,唐炎英,肖璐,李涵,孙小武. 2013

[17]大麦单倍体细胞水平与植株水平耐低氮性的关系. 陆瑞菊,陈志伟,何婷,王亦菲,杜志钊. 2011

[18]青稞的小孢子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陆瑞菊,高润红,郭桂梅,何婷,陈志伟. 2014

[19]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 曾爱松,冯翠,高兵,宋立晓,严继勇. 2010

[20]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刘改.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