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思亮
作者: 林思亮;周训军;兴安;姜洪雪;姚丹丹;秦姣;冯志勇;郭聪;王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生境类型;生态治理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126-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啮齿动物是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主要有害动物类群,威胁当地农牧业生产与居民身体健康。为探讨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和2021年的6月-9月,调查了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利用增强回归树模型分析气候、生产力、生境异质性、土壤等因子与啮齿动物密度、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捕获601只啮齿动物,分属于18个种,优势种为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占总捕获个体数的27.94%。草地生境中啮齿动物的捕获率(2.99%)最高,农草交错区生境中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生境类型的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且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的捕获率及空间分布格局亦存在差异。气候和生境异质性因子对啮齿动物密度、物种丰富度的综合作用最大,其中净初级生产力通过上行效应调控啮齿动物密度与物种丰富度。基于此,我们建议根据不同生境类型中啮齿动物密度及群落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鼠害防控对策,并加强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间的迁移及为害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景观管理,实现害鼠生态治理。
分类号: S443
- 相关文献
[1]基于能流物流理论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为例.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 2004
[2]内蒙古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魏琦,唐华俊,王道龙,杨强. 2010
[3]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中的几个误区. 孙启忠,王育青,刘国荣,赵淑芬. 2003
[4]华北农牧交错区生态治理中的几个问题. 孙启忠. 2003
[5]黄土高原隰县农林生态区夜行性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邹波,李健,宁振东,王庭林,常文英. 2007
[6]吕梁山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王庭林,常文英,宁振东,邹波,杨新根,侯玉,郭学林. 2010
[7]锡林郭勒草原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福顺,杨玉平,王利清,蔡丽艳,乔方. 2014
[8]贵州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代正福. 2001
[9]贵州野生笋竹蔬菜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代正福,雷朝云,周鹏. 2002
[10]贵州亚热带地区的野生香花类观赏植物资源. 代正福,雷朝云. 2002
[11]贵州亚热带地区食用野生淀粉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雷朝云,代正福,张亦诚. 2002
[12]中国野生桫椤科植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 代正福,周正邦. 2000
[13]中国野生苏铁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雷朝云,代正福. 2004
[14]贵州亚热带地区的17种野生稀有猕猴桃种质资源. 代正福,雷朝云,李洁维,李瑞高. 2002
[15]贵州亚热带地区野生秋海棠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代正福,周正邦. 2001
[16]海南岛药用蕨类植物多样性及生境分布类型. 杨逢春,黄华平,牛黎明,于旭东,王雪兵,张宪春. 2010
[17]三裂叶豚草在新疆典型生境的发生分布调查. 何江,王志慧,丁世强,丁新华,付开赟,郭文超. 2020
[18]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入侵特征、地理分布和风险评估. 张卫华,陈超,孙寅. 2017
[19]贵州亚热带地区的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代正福,周鹏. 2005
[20]深圳红火蚁蚁巢密度、社会型研究及防治效果评价. 罗礼智,张蕾,张森泉,王文荣.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羊肚菌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彭卫红;闫世杰;周洁;罗建华;王勇
关键词:育种;羊肚菌;新品种;病害;质量安全;连作障碍
-
不同植保机械喷雾施药的农药利用率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作者:邹婷婷;张瑞珂;杜亚辉;罗嵘;王忠华;胡彦;王勇;杨代斌;袁会珠;杨春震;闫晓静
关键词:植保机械;植保无人飞机;农药利用率;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
-
耐盐促生菌发酵对黑水虻虫粪组成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欣;谷青青;吴玲;曹凡;金雨晴;陈燕;郭聪;柯裴蓓;李玉娟
关键词:黑水虻虫粪;耐盐促生菌;发酵;有机肥;白菜
-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宁夏旱作区土壤环境及饲用型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凯;罗世武;王湛;杨军学;王勇;王斐;张建彤
关键词:地膜覆盖;饲用玉米;饲用高粱;产量;土壤环境;旱作区
-
200份亚麻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及观赏潜力评价
作者:姚丹丹;宋喜霞;姜卫东;孙中义;康庆华
关键词:亚麻;表型性状;多样性;聚类分析
-
亚麻新品种龙油麻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宋喜霞;吴广文;康庆华;袁红梅;姜卫东;姚丹丹;姚玉波;唐立郦;刘丹丹;杨洌
关键词:亚麻;新品种;龙油麻4号;选育;栽培技术
-
中国中华鼢鼠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姣;姚丹丹;裴帅帅;郭淑红;冯志勇;秦萌;田洪岭
关键词:中华鼢鼠;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化学防治;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