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豆花奇亚籽酸奶果冻工艺优化及贮存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玲

作者: 朱玲;周晓丽;杨景峰;黎慧敏;杨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蝶豆花;奇亚籽;酸奶果冻;响应面;品质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07 期

页码: 2071-20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蝶豆花奇亚籽酸奶果冻的制作工艺及其贮存品质,为新型果冻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纯牛奶、奇亚籽和蝶豆花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作蝶豆花奇亚籽酸奶果冻的工艺,并对其贮存期内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建立增稠剂(果胶∶明胶=1∶2)添加量(A)、发酵温度(B)、发酵时间(C)和发酵剂添加量(D)4个因素影响蝶豆花奇亚籽酸奶果冻感官评分(Y)的回归模型:Y=93.00+ 2.81A+1.54B+1.81C+4.02D+0.0500AB-0.1250AC+0.5000AD-0.0750BC+3.25BD-2.08CD-7.42A2-6.55B2-2.18C2-6.18D2.影响果冻感官评分的因素排序为发酵剂添加量>增稠剂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其中,4个单因素及发酵温度与发酵剂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果冻感官评分影响极显著(P<0.01),发酵时间与发酵剂添加量对果冻感官评分影响显著(P<0.05);蝶豆花奇亚籽酸奶果冻最佳制作工艺:以成品果冻质量计,蝶豆花1%,奇亚籽1%,纯净水24%,柠檬酸0.2%,纯牛奶56.9%,增稠剂(果胶∶明胶=1∶2)3.2%,白砂糖13%,发酵剂0.7%;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7h,该果冻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为3.38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1%,乳酸菌活菌数为3.2×108 CFU/mL;在2~4℃条件下贮藏,产品保质期可达27 d,凝胶效果好,口感细腻,呈浅蓝色,具有酸奶的发酵风味.[结论]通过响应面优化制得的蝶豆花奇亚籽酸奶果冻富含益生菌、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质地均匀有弹性,有酸奶发酵香味,酸甜适中.该研究可为天然资源蝶豆花和奇亚籽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丰富果冻产品种类.

分类号: S688.909.2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优化紫薯生全粉挂面配方工艺. 熊添,蔡芳,何建军,王少华,施建斌,蔡沙,隋勇,陈学玲,范传会,家志文,梅新. 2022

[2]奇亚籽油的健康功效. 岳昊,徐志祥,刘翠平,宝黎,陈亮,杜方岭,徐同成. 2018

[3]芡欧鼠尾草引种栽培及保健价值的开发(英文). 宋荣,严蓓,周佳民,朱校奇,徐军,易自力. 2017

[4]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农业领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严衍禄,张录达,陈斌,周学秋,朱大洲,安冬,闵顺耕. 2011

[5]五种李资源品质比较分析. 彭志军,罗福贤,刘涛,李文云,袁启凤,陈如民,罗咏梅,罗琼艳,蔡永强. 2014

[6]南非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李晓煜,李良英,甄占萍,崔四平,贾银锁. 2012

[7]贵州绿茶主要呈味物质含量分析. 周顺珍,赵华富,周国兰,龚雪,郭灿. 2014

[8]辽宁省2005年审定水稻品种米质情况分析及改良对策. 姜秀英,韩勇,刘军,王之旭,张悦,王丽. 2006

[9]金荞麦营养成分分析及饲喂猪试验. 邓蓉,张定红,王安娜,向清华. 2012

[10]贵州不同生态区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籽粒的品质研究. 王春梅,任洪,曹绍书,赵晓燕,王竹,沈建华. 2015

[11]桑叶茶的营养药用功能及品质分析. 杨贵明,王军,徐凤珍,李晓芝,竹海涛,樊志和. 2001

[12]黄精多糖酸奶的研制及其品质分析. 王杰,江润生,王秋艳,刘辉,刘恩岐,巫永华. 2019

[13]白萝卜发酵饮料菌株筛选、鉴定及品质分析. 郑雅燕,杨颖,陆胜民,曹亚裙. 2017

[14]油菜品质分析比对检测及方法. 王宁惠. 2008

[15]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品种品质分析初报. 马兆祉,钱存鸣,葛永福,陈志德,盛培英,王肇慈,袁建. 1989

[16]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质检测与分析.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7]南繁气候条件下杂交水稻品质状况分析. 汪莲爱,袁潜华,曹兵,严定平,况坝根. 2007

[18]超强力小麦陕优225及其衍生系的品质分析. 秦中庆,周桂英,高新楼,王美芳,薛英杰,周福群. 2002

[19]新疆“萨帕乐”牌细羊毛客观检验分析(2000年度). 李黎晖,胡昕,萨热木,高维明,秦荣艳,王秀兰,谢晓园. 2001

[20]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张波,秦垦,戴国礼,黄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