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建国

作者: 郭建国;刘永刚;吕和平;张海英;姜小风;宋尚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肃河西;玉米;瘤黑粉病;防治技术;种子包衣;药剂喷雾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9 年 2009 卷 01 期

页码: 124-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就种子包衣和药剂喷雾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类药物(烯唑醇、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玉米瘤黑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含三唑类药物成分的种子包衣剂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在66.45%~77.98%,其防效优于含硫代氨基甲酸酯药物成分的种子包衣剂;含三唑类药物成分的杀菌剂叶面喷雾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在49.59%~66.11%,其防效优于有机氯类杀菌剂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30%爱苗乳油喷雾防治的适宜时期在抽雄前,尤以玉米抽雄前喷雾2次的防效最明显,防效达71.71%,明显优于其他施药时期。

分类号: S435.131.41

  • 相关文献

[1]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车宏伟,车庆成,董海. 2010

[2]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方海晶,齐宏娇,于春梅,柳延涛. 2014

[3]不同药剂拌种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刘显元. 2011

[4]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樊廷录,王淑英,王建华,杨珍. 2014

[5]不同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严理,李智敏,陈佳,高春生,余永廷,严准. 2017

[6]玉米瘤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的分析. 高雪冬. 2021

[7]草地农业系统对河西商品粮基地的作用——IRM决策分析. 姜润潇,任继周,吴新一. 1993

[8]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王颢. 2010

[9]玉米苗期地老虎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陈茹,冷鹏飞,唐勇,丁万红. 2018

[10]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 张海剑,宋健,马红霞,石洁,胡清玉,王振营. 2018

[11]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孙振纲,王安乐,陈朝晖,魏国英. 2001

[12]玉米苗期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 晋齐鸣,骈跃斌,宋淑云,李红,沙洪林,张伟. 2004

[13]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孙振纲,王安乐,陈朝晖,魏国英. 2001

[14]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屈振刚,路子云,赵聚莹,张小风,李建成. 2011

[15]玉米青枯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高雪冬. 2021

[16]47份鲜食玉米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周天旺,王春明,张小杰,郭成. 2020

[17]34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 肖明纲. 2023

[18]36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肖明纲. 2023

[19]58份鲜食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郭致杰,李国权,周天旺,王春明,洪流,郭成. 2023

[20]35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4种病害抗性的精准鉴定与评价. 肖明纲.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