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建国
作者: 郭建国;刘永刚;吕和平;张海英;姜小风;宋尚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肃河西;玉米;瘤黑粉病;防治技术;种子包衣;药剂喷雾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9 年 2009 卷 01 期
页码: 124-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就种子包衣和药剂喷雾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类药物(烯唑醇、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玉米瘤黑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含三唑类药物成分的种子包衣剂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在66.45%~77.98%,其防效优于含硫代氨基甲酸酯药物成分的种子包衣剂;含三唑类药物成分的杀菌剂叶面喷雾对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在49.59%~66.11%,其防效优于有机氯类杀菌剂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30%爱苗乳油喷雾防治的适宜时期在抽雄前,尤以玉米抽雄前喷雾2次的防效最明显,防效达71.71%,明显优于其他施药时期。
分类号: S435.131.41
- 相关文献
[1]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车宏伟,车庆成,董海. 2010
[2]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方海晶,齐宏娇,于春梅,柳延涛. 2014
[3]不同药剂拌种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刘显元. 2011
[4]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樊廷录,王淑英,王建华,杨珍. 2014
[5]不同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严理,李智敏,陈佳,高春生,余永廷,严准. 2017
[6]玉米瘤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的分析. 高雪冬. 2021
[7]草地农业系统对河西商品粮基地的作用——IRM决策分析. 姜润潇,任继周,吴新一. 1993
[8]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王颢. 2010
[9]玉米苗期地老虎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陈茹,冷鹏飞,唐勇,丁万红. 2018
[10]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 张海剑,宋健,马红霞,石洁,胡清玉,王振营. 2018
[11]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孙振纲,王安乐,陈朝晖,魏国英. 2001
[12]玉米苗期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 晋齐鸣,骈跃斌,宋淑云,李红,沙洪林,张伟. 2004
[13]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孙振纲,王安乐,陈朝晖,魏国英. 2001
[14]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屈振刚,路子云,赵聚莹,张小风,李建成. 2011
[15]玉米青枯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高雪冬. 2021
[16]47份鲜食玉米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周天旺,王春明,张小杰,郭成. 2020
[17]34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 肖明纲. 2023
[18]36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肖明纲. 2023
[19]58份鲜食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郭致杰,李国权,周天旺,王春明,洪流,郭成. 2023
[20]35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4种病害抗性的精准鉴定与评价. 肖明纲.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动物研究:体内实验报告》即ARRIVE 2.0指南的解释和阐述(五)
作者:马政文;李夏莹;刘晓宇;李垚;王剑;卢今;陈国元;卢晓;白玉;卢选成;刘永刚;陶雨风;庞万勇
关键词:动物实验;ARRIVE 2.0指南;ARRIVE推荐11条;疼痛管理;动物照护和监测
-
西瓜ClPP2C3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朱毅;柳唐镜;宫国义;张洁;王晋芳;张海英
关键词:西瓜;ClPP2C3;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启动子活性差异分析
-
苹果园间作不同绿肥对害虫-天敌关系的影响及其生态调控技术
作者:谢晓丽;孙振宇;郭建国;岳德成;金社林
关键词:苹果;绿肥;绣线菊蚜;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
-
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的残留动态及与棉蚜防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冀钦陇;张海英;李惠霞;陈元辉;李广阔;刘永刚
关键词: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残留动态;剂量效应
-
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功能类群的影响
作者: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
关键词:土壤真菌;真菌群落;功能群;轮作;连作
-
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筛选
作者:王芳芳;吕和平;高彦萍;梁宏杰;吴雁斌;杨昕宇;李鹏;张武
关键词:马铃薯;陇东旱塬区;复种;栽培模式;产量
-
Bt对棉铃虫天蚕素抗菌肽基因(HacD)转录的影响
作者:袁伟宁;魏玉红;郭建国;刘月英;张美娇;郭致杰
关键词:棉铃虫;苏云金芽胞杆菌;免疫致敏;抗性;抗菌肽;脂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