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的残留动态及与棉蚜防效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冀钦陇

作者: 冀钦陇;张海英;李惠霞;陈元辉;李广阔;刘永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残留动态;剂量效应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78-184,1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的内吸活性和向顶传导特性,可用做种子处理来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探讨噻虫嗪处理种子后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防效的相关性,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为试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调查防治效果的同时采集棉花植株样品,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分析棉花植株中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在棉花植株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后,播后16 d首次采样,不同剂量噻虫嗪在棉花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753~2.768 mg/kg,其代谢产物噻虫胺含量范围为0.278~0.894 mg/kg。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残留量呈指数下降,播后66 d对棉花样品进行检测时,2种药物在棉花中的含量均小于检出限0.001 mg/kg,噻虫嗪及代谢产物噻虫胺在棉花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不同剂量噻虫嗪种子包衣可显著降低苗期蚜虫虫口密度,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并且植株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与棉蚜防治效果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棉蚜刺探叶片后产生拒食效应有关。

分类号: S435.622.1

  • 相关文献

[1]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控制效果及农药残留分析. 李惠霞,张海英,郭建国,郭满库,何苏琴. 2012

[2]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苦瓜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朱富伟,叶倩,黄玉芬,黄聪灵,王富华,万凯. 2020

[3]葡萄中几种常用防治绿盲蝽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孙淑媛,侯丽娜,杨桂玲,杜雨婷,赵芸. 2022

[4]HPLC检测分析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变化. 胡梅,刘永刚,张海英,郭建国,吕和平,李晓蓉. 2012

[5]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根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张海英,陆磊,胡梅,郭建国,刘永刚. 2011

[6]噻虫嗪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刘新刚,徐军,董丰收,郑永权. 2013

[7]两种吡虫啉种衣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董丰收,陶华为,姚建仁. 2004

[8]硫丹在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马辉,张东海,李小侠,张少军,陈勇达. 2008

[9]专用种衣剂在棉花上的应用及呋喃丹残留动态研究. 王慧敏. 2002

[10]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张少军,王莉,钱训,陈勇达,默涛. 2003

[11]籼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其基因剂量效应. 何予卿,吕志仁. 1993

[12]水稻糯性的遗传分析. G.S.Khush ,B.O.Juliano ,刘进明,王联芳. 1990

[13]卡麦角林诱导犬发情的研究. 滑志民,顾剑新,戴建军,张廷宇,张树山,吴彩凤. 2012

[14]60Co-γ辐射诱变对无花果插条萌芽的影响. 巴哈依丁·吾甫尔,孟宪儒,艾尔肯·艾尼,马会勤. 2019

[15]马铃薯全粉剂量效应对面团特性以及馒头品质作用分析. 蔡沙,蔡芳,何建军,施建斌,隋勇,熊添,陈学玲,范传会,梅新. 2020

[16]大麦的细胞核体积与辐射敏感性. 王彩莲,慎玫,徐刚,赵孔南,陈秋方. 1990

[17]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x)及其预测模型. 孙晓艺,王萌,秦璐瑶,俞磊,王静,陈世宝. 2024

[18]大豆嫁接体系中砧木或接穗保留叶片数对接穗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贞,吴存祥,王妙,孙洪波,侯文胜,蒋炳军,韩天富. 2011

[19]乳酸菌对动物局部和系统免疫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吉楠,孙鹏,覃春富,赵勐,李发弟. 2013

[20]微量元素铜影响肉仔鸡免疫功能剂量效应的研究. 吴建设,呙于明,杨汉春,周毓平.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