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安沛
作者: 杨安沛;张航;白微微;丁瑞丰;李广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旋幽夜蛾;植物挥发物;触角电位;GC-EAD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88-194,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植物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组分,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藜、甜菜和棉花植株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鉴定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结果表明,藜挥发物中有6种活性组分,甜菜和棉花挥发物中各有5种,其中乙酸叶醇酯、1,2-二乙苯、对二乙苯、壬醛、二乙二醇丁醚为3种植物共有的挥发物组分,异佛尔酮仅在藜挥发物中发现。触角电位(EAG)测定结果显示,以上6种组分都能引起旋幽夜蛾雌雄成虫的EAG反应,且随浓度增加EAG相对反应值增大。雌雄成虫对壬醛和异佛尔酮的EAG反应最强烈,其次是乙酸叶醇酯和1,2-二乙苯。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雌雄成虫对同种化合物的EAG反应无性别特异性。本研究为探明旋幽夜蛾定位寄主机制及开发行为调控产品提供基础。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东方绢金龟雌成虫对桃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张萌萌,陈宏灏,王文凯,陈立. 2020
[2]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差异反应的气味筛选及行为学检测. 刘杨,王桂荣,杨斌. 2018
[3]烟蚜茧蜂对蚜虫信息素及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董文霞,张峰,方宇凌,张钟宁. 2008
[4]几种植物挥发物对椰心叶甲成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 赵冬香,卢芙萍,莫圣书,王爱萍. 2006
[5]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黄毅,韩宝瑜,唐茜,徐欢,汪云刚. 2009
[6]绿豆象成虫对绿豆豆荚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王宏民,杨萌萌,张耀文,张仙红. 2017
[7]桃蛀螟成虫触角超微结构观察及对玉米花丝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 张天涛,白树雄,何康来,王勤英,李云龙,王振营. 2014
[8]亚洲玉米螟雌蛾产卵偏好寄主植物的筛选及对葎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电生理反应. 王文强,白树雄,张天涛,何康来,王振营. 2018
[9]旋幽夜蛾对寄主植物选择偏好和种群适合度. 杨安沛,张航,白微微,高海峰,李广阔,王锁牢. 2020
[10]3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旋幽夜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张航,杨安沛,白微微,高海峰,李广阔,王锁牢. 2020
[11]北京延庆地区旋幽夜蛾春季迁飞的雷达观测. 程登发,陆红. 2007
[12]鉴别旋幽夜蛾雌雄蛹的方法. 张云慧,刘怀,程登发. 2011
[13]旋幽夜蛾迁飞的雷达观测和虫源分析. 陈林,程登发,张跃进,姜玉英,蒋金炜. 2007
[14]旋幽夜蛾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安沛,张航,白微微,王锁牢,李广阔. 2023
[15]旋幽夜蛾各虫态的过冷却点测定. 张云慧,韩二宾,刘怀,程登发. 2011
[16]作物景观结构对旋幽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徐养诚,王明全,顾世民,张鑫,冯丽凯,王鑫,谢宗铭,王登元,吕昭智. 2017
[17]旋幽夜蛾生物学习性及研究进展. 张云慧,程登发,孙京瑞,刘怀. 2010
[18]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习性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研究. 张辉,陈晓琴,江世宏. 2014
[19]应用RNA干扰技术对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的研究. 周耀振,修伟明,董双林. 2009
[20]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IGF1、CoQ10、MT联合添加缓解热应激对牛IVF囊胚的影响
作者:张航;张培培;杨柏高;冯肖艺;牛一凡;余洲;曹建华;万鹏程;赵学明
关键词:IGF1;CoQ10;褪黑素;热应激;奶牛;胚胎
-
热应激对牛卵子及其胚胎表观遗传修饰与发育能力的影响
作者:冯肖艺;张培培;张航;郝海生;杜卫华;朱化彬;崔凯;赵学明
关键词:热应激;牛;卵子;表观遗传修饰;发育能力
-
基于BOPPPS模式的《猪生产学》教学课程线上线下交互教学模式探析
作者:王雨琼;勾长龙;张航;齐昱;高宇航;廖阳慈
关键词:猪生产学;教学改革;BOPPPS模式
-
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的残留动态及与棉蚜防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冀钦陇;张海英;李惠霞;陈元辉;李广阔;刘永刚
关键词: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残留动态;剂量效应
-
不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体系扩增牛微量血液DNA效果评价
作者:牛一凡;李崇阳;杨柏高;张培培;张航;冯肖艺;曹建华;余洲;马友记;赵学明
关键词:全基因组扩增;MDA;MALBAC;微量DNA扩增体系
-
奶牛卵泡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宋浩然;冯肖艺;张培培;张航;牛一凡;余洲;万鹏程;崔凯;赵学明
关键词:颗粒细胞;卵泡发育;奶牛;繁殖性能;相互作用
-
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钱涛;吴莉莉;李磊;安尼瓦尔·库尔班;丁瑞丰
关键词:棉花;砜吡草唑;二甲戊灵;阔叶杂草;防治效果;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