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6+)离子束辐照糜子诱变突变群体的构建与SSR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天鹏

作者: 刘天鹏;董孔军;董喜存;何继红;刘敏轩;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碳(12C6+)离子;物理诱变;突变体;谱系;SSR标记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44-1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构建物理诱变糜子突变体库,采用50、100、150、200和250 Gy剂量碳离子束(~(12)C~(6+))辐照陇糜7号和晋黍9号种子,结合混合系谱法和系统聚类分别构建2个含52和79个株系的M5寡表型突变群体。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诱变M1出苗率随剂量增大明显降低,陇糜7号M1半致死剂量为150 Gy,晋黍9号M1半致死剂量为100 Gy,且100、150 Gy诱变下M4变异最多。不同诱变剂量下M5、M6表型稳定且株高、产量性状、成株色及粒色均表现出明显遗传差异。从2个M6群体中分别选择9和11个代表性株系,利用多态性SSR引物进行分子验证,与亲本相比,6对SSR引物在陇糜7号的9个株系中位点变异基因型数为1~2,在晋黍9号的11个株系中位点变异基因型数为1~4,突变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分类号: S516

  • 相关文献

[1]多次回交水稻短根突变体RM1的农艺性状. 郝再彬,王军虹,兰小霞,杨连群,一井真比古. 2001

[2]利用SSR标记和SNP芯片对小麦EMS突变体进行真实性鉴定. 耿皆飞,王娜,蒋宏宝,刘录祥,许喜堂,魏红升,王成社,谢彦周. 2019

[3]水稻抗瘟性分类及品种与病菌谱系互作. 叶华智,孙雁,朱有勇,魏林. 2005

[4]枸杞抗黑果病变异体的初步研究. 曲玲,曹有龙,罗青,贝盏临. 2005

[5]诱变处理对鸢尾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周琳,张永春,杨柳燕,蔡友铭. 2020

[6]作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彭选明,彭伟正. 2016

[7]物理诱变技术及其在香蕉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王安邦,龚德勇,许奕,李羽佳,王甲水,臧小平,井涛,李敬阳. 2020

[8]除草微生物禾长蠕孢稗草专化型菌种的诱变改良. 余柳青,张建萍,周勇军,陆永良,段桂芳,李春光. 2006

[9]植物诱变技术的研究进展. 徐明,路铁刚. 2011

[10]甘蔗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许雯雯,龙松华,邱财生,郭媛,王慧,王玉富. 2017

[11]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食用菌资源创新中的应用. 马凤丽,刘超雄,李亚娇,郭九峰,刘利,孙国琴,王海燕,王宇胜,乌仁塔娜,张雪梅. 2023

[12]近五年灵芝物理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张锦绣,唐传红,谭贻,冯杰,刘艳芳,张赫男,张劲松. 2023

[13]玉米诱发突变技术育种研究综述. 刘忠祥. 2014

[14]对一个玉米双重标记新突变基因(os)的染色体定位和初步遗传研究. 宋同明,陆效武. 1993

[15]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16]粳稻优质米突变体E203的诱变选育研究. 鲍根良,严文潮,张小明,左晓旭,叶胜海,崛内久满,富田桂. 2002

[17]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5

[18]绿豆突变体的抗旱性研究. 任学良,李国柱,程文林,刘庆龙. 2004

[19]晚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耐旱性分析.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郑涛. 2006

[20]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 温明星,陈爱大,曲朝喜.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