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驯化和品种改良所选择的关键基因及其特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学勇

作者: 张学勇;马琳;郑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基因组;驯化;育种;关键基因;单元型区段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7 年 43 卷 02 期

页码: 157-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15~20年作物基因组学迅速发展,特别是第2代测序技术的普及,显著降低了测序成本,使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和单元型区段(也称单倍型区段)分析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对系统生物学、遗传学、种质资源学和育种学影响最为深刻,使其进入基因组学的全新时代。一批驯化选择基因的克隆,特别是对一些控制复杂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及其调控机制的解析,更清晰地揭示了作物驯化和品种改良的历史,提升了人们对育种的认知,推动育种方法的改进。驯化和育种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驯化选择常常发生在少数关键基因或位点,对基因的选择几乎是一步到位;而现代作物育种虽然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但其对基因组影响更为强烈,是一些重要代谢途径不断优化的过程。随着生态环境或栽培条件的变化,育种选择目标基因(等位变异)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调整,因此对基因(等位变异)的选择是逐步的。此外,强烈的定向选择重塑了多倍体物种的基因组,使其亚基因组与供体种基因组明显不同。在群体水平上,系统分析驯化和育种在作物基因组和基因中留下的踪迹,凝炼其中的规律,将为品种改良和育种提供科学理论和指导,本文也简要介绍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的基本研究思路。

分类号: S33

  • 相关文献

[1]作物驯化和品种改良所选择的关键基因及其特点. 张学勇,马琳,郑军. 2016

[2]多倍化和驯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学勇,苏汉东,张梦卓,祝光涛,程时锋,韩方普,黄三文. 2021

[3]选择牵连效应分析:发掘重要基因的新思路. 张学勇,童依平,游光霞,郝晨阳,盖红梅,王兰芬,李滨,董玉琛,李振声. 2006

[4]选择牵连效应分析:发掘重要基因的新思路. 张学勇,童依平,游光霞,郝晨阳,盖红梅,王兰芬,李滨,董玉琛,李振声. 2006

[5]小麦骨干亲本临汾5064单元型区段的遗传解析. 乔玲,刘成,郑兴卫,赵佳佳,尚保华,马小飞,乔麟轶,盖红梅,姬虎太,刘建军,张建诚,郑军. 2018

[6]植物黄酮醇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研究进展. 方芳,王凤忠. 2018

[7]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挖掘香菇发育不同阶段的关键基因. 宋婷婷,沈颖越,徐飞,范丽军,蔡为明. 2021

[8]草莓维生素C合成机制及其含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孙灵敏,刘艳芬,魏灵芝,高用顺. 2023

[9]梅和杏果实有机酸代谢差异研究. 翁金洋,薛松,倪照君,阎依超,沈志军,高志红. 2018

[10]玫瑰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赵艳侠,赵玉龙,张晶莹,刘艳,孙骏飞,李益. 2023

[11]感染"褐色沉积症"虾夷扇贝的外套膜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于佐安,李大成,李华琳,刘项峰,滕炜鸣,刘忠颖,王庆志,周遵春. 2023

[12]梅和杏果实有机酸代谢差异研究. 翁金洋,薛松,倪照君,阎依超,沈志军,高志红. 2018

[13]昆虫性别决定级联的研究进展. 刘雅婷,王文璐,陈宗泽,谢文,张友军. 2023

[14]黄秋葵果实质地变化的生化和转录组联合分析. 张国芹,牟建梅,陈虎根. 2023

[15]红掌佛焰苞数字基因表达谱及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彭佳佳,刘克林,刘丽娅,吕学华,杨哲,李佩愉,刘春,明军,袁素霞,平吉成,张黎. 2016

[16]大豆籽粒蛋白质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文霞,郝健晖,韩德志,胡博,宁海龙. 2024

[17]低温和赤霉素对蚕豆开花、内源激素、基因表达的调控. 刘陈玮,徐仁超,卞晓春,王凡,陆红臣,王玉娟,吴春芳. 2024

[18]排蜂的初步研究. 章楠. 1998

[19]乳酸菌在豆奶中的驯化及生长特性. 胡耀辉,魏升宁,朴春红,于寒松,刘俊梅,代伟长. 2014

[20]唇鲮的驯化转食. 李建光,刘霆,胡世然,刘必生,江晓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