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日本晴/93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成熟期叶形相关性状 QTL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兰

作者: 王兰;黄李超;代丽萍;杨窑龙;徐杰;冷语佳;张光恒;胡江;朱丽;高振宇;董国军;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叶片形态;QTL分析;上位性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4 年 28 卷 6 期

页码: 589-59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水稻叶片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优化其形态指标是水稻高产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日本晴和9311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对其上3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片长宽比进行考查及 QTL 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双亲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叶位的叶片叶形性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共检测到上3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片长宽比相关 QTL 42个,它们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3%~29.0%,来自9311的增效等位基因的数目和加性效应比来自日本晴的要大;另外还检测到17对上位性位点,其贡献率为3.3%~23.4%;还对剑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增效等位基因进行了聚合比较,增效等位基因的聚合能明显调节水稻剑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大小,对其在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种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利用日本晴/93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成熟期叶形相关性状QTL. 王兰,黄李超,代丽萍,杨窑龙,徐杰,冷语佳,张光恒,胡江,朱丽,高振宇,董国军,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2014

[2]基于水稻RIL群体的稻瘟病抗性QTL分析. 张小花,田蕾,罗成科,马天利,李培富,孙建昌,张银霞. 2021

[3]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 丁秀兰,江玲,张迎信,孙黛珍,翟虎渠,万建民. 2005

[4]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5]不同环境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QTL分析. 钟娟,樊叶杨,黄得润,梅德勇,庄杰云. 2010

[6]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及QTL分析. 丁秀兰,江玲,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程兆榜,范永坚,周益军,万建民. 2004

[7]小麦种子萌发活力的QTL分析. 左静红,曹红,王智,陈凤莹,高凤梅,夏先春,刘永秀. 2015

[8]大豆对SMVSC-3株系的抗性遗传和QTL分析. 郭丹丹,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朱晓玲,陈水莲,周新安,周蓉. 2012

[9]水稻籼粳交DH群体幼苗中胚轴长度的QTLs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曹立勇,朱军,颜启传,何立斌,魏兴华,程式华. 2002

[10]水稻耐热性的QTL定位及耐热性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 曹立勇,赵建根,占小登,李登楼,何立斌,程式华. 2003

[11]稻米垩白性状的QTL检测、上位性及环境效应分析. 江良荣,黄荣裕,黄育民,王侯聪,郑景生. 2017

[12]基于积温变化的水稻叶形态伸展过程可视化模拟. 孙爱珍,何火娇,杨红云,唐建军,罗威. 2012

[13]水稻叶片形态对冠层特性和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的影响.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7

[14]氮素穗肥运筹对两个杂交中籼稻叶片形态、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杨志远,孙永健,徐徽,吕腾飞,代邹,郑家奎,蒋开锋,马均. 2017

[15]水稻叶片形态、群体结构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郎有忠,王美娥,吕川根,张祖建,朱庆森. 2012

[16]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叶片形态QTL. 赵春芳,赵凌,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于新,王才林. 2013

[17]水稻叶片形态建成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徐静,王莉,钱前,张光恒. 2013

[18]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马大鹏,罗利军,汪朝阳,何予卿. 2004

[19]利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及效应.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赵凌,王才林. 2008

[20]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 杨娟,王莉娟,黄胜东,李余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