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璇
作者: 邱璇;赵建宁;李文亚;张乃芹;杨殿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活性有机碳;利用方式;小针茅荒漠草原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6 年 25 卷 09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围封、3个放牧梯度[0.50羊单位/hm2(G0.50)、0.94羊单位/hm2(G0.94)、1.25羊单位/hm2(G1.25)]和开垦5种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对内蒙古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的影响开展野外监测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利用方式下,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碳氮比均表现为围封>G0.50>G0.94>开垦>G1.25。其中围封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显著高于G0.94、G1.25和开垦区(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碳氮比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开垦区和放牧区土壤表层(0~20cm)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低于围封区(P<0.05);在放牧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逐渐降低。3)围封4年后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提高,放牧和开垦使活性有机碳的比例下降。其中,围封区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比例显著高于G0.94、G1.25和开垦区(P<0.05),较G0.50、G0.94、G1.25和开垦区分别增加了0.26,0.53,0.66和0.43个百分点。4)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具有密切的关系。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利用方式对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邱璇,赵建宁,李文亚,张乃芹,朱岩,杨殿林. 2016
[2]放牧方式对小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包秀霞,廉勇,易津,张瑞霞. 2014
[3]玛曲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 邹丽娜,周志宇,颜淑云,秦彧. 2009
[4]不同利用方式对龙里草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徐海峰. 2017
[5]附盘图书的管理与利用. 张桂玲. 2004
[6]三江源区不同利用方式草地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 李亚娟,孙灿灿,曹广民,龙瑞军. 2016
[7]天津市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状况及其利用方式研究. 潘洁,肖辉,陆文龙. 2015
[8]玉树高寒草甸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特征. 马红梅,邵新庆,张建全,钟梦莹,柴琦,余群,魏佳宁. 2015
[9]基于能值理论的山西省农作物秸秆生态足迹研究. 程曼,解文艳,杨振兴,向云,周怀平,张建杰,陈斌. 2019
[10]山东寿光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铬的累积特征. 李树辉,李莲芳,曾希柏,白玲玉,王道龙. 2011
[11]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南方高山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庄媛,闫瑞瑞,熊军波,刘洋,陈亚男,杨培志,呼天明,辛晓平. 2021
[12]"公农1号"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耿慧. 2012
[13]长期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李亚林,张旭博,任凤玲,孙楠,徐梦,徐明岗. 2020
[14]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张超,闫瑞瑞,梁庆伟,娜日苏,李彤,杨秀芳,包玉海,辛晓平. 2021
[15]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评价. 黄绍文,金继运,和爱玲,唐浩. 2007
[16]草地土壤机械组成研究综述. 张保刚,梁慧春. 2009
[17]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比较研究. 高超,张月学,陈积山,邸桂俐,潘多锋. 2015
[18]不同利用方式下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群落多样性变化. 胡向敏,乌仁其其格,刘琼,闫瑞瑞. 2021
[19]不同利用方式对彰武北部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杨树军. 2021
[20]红壤丘陵区不同种草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生态环境效应. 徐明岗,文石林,高菊生.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重度盐碱地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崔正鹏;张乃芹;程世红;石金;王新峰;张晓洁;代建龙;董合忠
关键词:棉花;盐碱地;集中成熟;轻简栽培
-
氮肥配施秸秆对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胡菏;李胜君;王蕊;吴宪;李玉洁;赵建宁;李刚;修伟明
关键词:氮肥施用;秸秆还田;原生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功能群
-
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及其入侵风险评估
作者:宋佳琳;王慧;刘红梅;张飞雪;张海芳;杨殿林;赵建宁
关键词:保定市;外来入侵植物;外来物种调查;层次分析法(AHP);风险评估
-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作者:贾梦圆;黄兰媚;李琦聪;赵建宁;张艳军;杨殿林;王慧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质量;土壤健康;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小麦营养品质
-
玉米种植体系土壤磷素有效性对有机肥长期施用响应的Meta分析
作者:吕春玲;陈延华;何文天;张思宇;姜娜;樊代佳;杨华薇;杨殿林;邹国元
关键词:土壤有效磷;磷投入量;有机肥;土壤因素;Meta分析
-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高晶晶;刘红梅;杨殿林;李睿颖;朱平;高洪军;李静;张秀芝;彭畅
关键词:耕作方式;玉米连作;微生物功能多样性;Biolog;碳源利用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玉轮作土壤中细菌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作者:胡菏;吴宪;赵建宁;杨殿林;王丽丽;李刚;修伟明
关键词:有机-无机肥配施;氮循环;功能基因;小麦-玉米轮作;PICRUSt功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