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梦圆

作者: 贾梦圆;黄兰媚;李琦聪;赵建宁;张艳军;杨殿林;王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方式;土壤质量;土壤健康;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小麦营养品质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11 期

页码: 1964-19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耕作措施对土壤健康和作物营养品质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为集约化农田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自2012年起在山东德州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轮作.设置4种耕作模式处理:传统耕作、旋耕、休耕和免耕.2020年,采集0-20 cm 土层土样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采集小麦籽粒样品分析其营养品质.[[结果]]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休耕和旋耕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全氮及有效磷含量,休耕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免耕、休耕和旋耕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休耕及免耕处理提高土壤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从营养品质变化来看,休耕显著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微量元素的含量,旋耕和免耕显著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除天冬氨酸外,其他16种氨基酸组分变化趋势与氨基酸总量变化基本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淀粉、铁、锌、硒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铵态氮(F=25.7,P=0.002)、微生物量碳(F=4.9,P=0.008)、全氮(F=3.3,P=0.028)、土壤pH(F=3.1,P=0.036)是影响小麦营养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减少对土壤扰动的耕作方式可不同程度地改变土壤环境因子及细菌群落结构,与旋耕、免耕相比,休耕更有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微量元素、氨基酸组分含量的积累,是改善土壤健康状况和提升小麦营养品质的有效耕作措施.

分类号: S153`S154.3`S512.1

  • 相关文献

[1]保护性耕作在不同气候区域研究现状. 刘爽,王雅,徐志超. 2018

[2]不同耕作和覆盖对烟草产值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林超文,庞良玉,冯文强,朱波,易丽霞. 2014

[3]不同耕作和覆盖对烟草产值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英文). 林超文,庞良玉,冯文强,张建华,朱永群,刘海涛,姚丽. 2014

[4]甘肃酒泉甘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郭长辉,吕卉,柳莉,陈泰祥,李春杰. 2016

[5]地膜对植椒土壤生物学特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刘岳飞,吴人敏,张传进,姚华开,杨尚东. 2019

[6]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张昂,鱼欢,吉训志. 2022

[7]氮肥减施与配施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一,杨贝贝,朱新萍,陈署晃,陈小云,贾宏涛. 2021

[8]提升集约化香蕉园土壤健康水平的根层调控策略与途径. 张江周,李宝深. 2021

[9]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咖啡果皮覆盖的响应. 张昂,张尧榆,卢志青,李丽华,董云萍,林兴军,赵青云,孙燕,谭军,龙宇宙. 2023

[10]田块尺度设施菜田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的初步构建与应用. 张梦佳,文方芳,张雪莲,赵青春,郭建明,廖洪,刘自飞,朱文,韩宝,葛瑶科,廖上强,卢静. 2022

[11]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与突变研究进展. 张杨珠. 2007

[12]沼渣施用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钰飞,许俊香,孙钦平,刘本生,李季,李吉进. 2017

[13]覆盖作物、土壤健康和肥力管理应用调查. 任丽华,李晓阳. 2023

[14]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综合效益. 陈菁,陈迪,刘顺国. 2022

[15]2023年茶园养分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龙俐至,倪康,马立锋,杨向德,李海涛,阮建云. 2024

[16]不同轮作模式通过改善西兰花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在土壤健康中的应用. 张凯,程彦弟,胡皓楠,冯海萍,吴宏亮,康建宏. 2024

[17]绿肥内源驱动土壤健康的作用与机制. 曹卫东,周国朋,高嵩涓. 2024

[18]环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谢龙莲,陈秋波,王真辉,刘小香. 2004

[19]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黄颖博,罗凡,龚雪蛟,王迎春,李兰英,刘东娜,尧渝. 2023

[20]多样化种植对提升耕地质量的作用:进展与展望. 田慎重,管西林,宁堂原,孙涛,张玉凤,边文范,董亮,高新昊.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