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麦类作物的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游永亮

作者: 游永亮;赵海明;李源;武瑞鑫;刘贵波;周健东;陈俊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饲用麦类;生物量;营养成分;动态变化;Milk 2006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2 年 31 卷 006 期

页码: 189-2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2016-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和粮饲兼用型小黑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达到乳熟期,而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一般在6月上旬.7类麦类作物的平均生物量从拔节期的2.72×103 kg·hm-2增长到蜡熟期的10.19×103 kg·hm-2,其中冬性饲用小黑麦在各个生育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4%.7类麦类作物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降低,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开花期前逐渐升高,开花期后略有下降.采用Milk 2006综合评价7类麦类作物饲用品质显示,冬小麦从孕穗期后饲用品质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吨干物质产奶量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9%.综合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及生育期,冬性饲用小黑麦拔节期至蜡熟期hm2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46.3%,综合表现好,适于在华北平原大面积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干旱风沙区沙柳灌木生物量可加性动态模型构建. 王占军,许昊,何建龙,吴旭东,蒋齐. 2019

[2]荒漠地区几种牧草和灌木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薛树媛,李九月,金海,李金锋,牟海宽. 2011

[3]蚕豆秸秆拉伸膜裹包青贮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岳信龙,蔡明,牟兰,高月娥,张文娟,匡崇义,徐驰,黄必志. 2016

[4]6种优势固沙植物饲用养分含量及动态研究. 闫志坚,高雪峰,高天明. 2007

[5]三种饲用灌木营养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对体外产气特性的影响. 李茂,白昌军,徐铁山,周汉林,字学娟. 2011

[6]优势固沙灌木饲用养分含量及动态研究. 闫志坚,高雪峰,高天明. 2007

[7]库布齐沙地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及动态研究. 于凤,高丽,闫志坚,王明玖,聂素梅. 2009

[8]扒鸡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彭婷婷,张春江,张泓,黄峰,胡宏海,张雪,刘倩楠,陈文波,纪丽莲. 2016

[9]嘉宝果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邱珊莲,林宝妹,张少平,洪佳敏,张帅,郑开斌. 2021

[10]扒鸡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彭婷婷,张春江,张泓,黄峰,胡宏海,张雪,刘倩楠,陈文波,纪丽莲. 2015

[11]辽河流域棉区棉花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赵丹,李瑞春,金路路,徐敏,王子胜. 2024

[12]沙打旺毒素3-NPA的动态变化. 吴自立,李素群,王钦. 1991

[13]中国牛肉市场价格动态变化及其关联效应分析. 田露,王军,张越杰. 2012

[14]两纯系鸡胃肠道黏膜细菌16S rDNA的PCR-DGGE分析比较. 张洁,容庭,刘志昌,王刚,林海丹,贝锦龙,陈庄. 2013

[15]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氮、磷污染现状及动态变化. 过锋,赵俊,陈聚法,陈碧鹃,刘传霞,张艳. 2012

[16]两纯系鸡胃肠道黏膜细菌l6S rDNA的PCR-DGGE分析比较. 张洁,容庭,刘志昌,王刚,林海丹. 2013

[17]不同施肥制下砂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骆晓声,寇长林,马政华,王守刚,高国华. 2009

[18]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成映波,黄秋林,杨玉珍. 1990

[19]应用~(125)I示踪法研究鸡对IBD抗体的吸收及其动态变化. 顾亚仙,徐辉,金子渔,赵妙珍,梁华丽. 1993

[20]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常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肖靖,李秉柏,李泽琴,于伟,李约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