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菊科入侵物种与本地共生物种光合特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新微

作者: 陈新微;魏子上;刘红梅;杨殿林;王慧;皇甫超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菊科入侵物种;非入侵物种;光合特性参数;叶片特性;光合能量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研究

ISSN: 1001-6929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538-5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求菊科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了解菊科入侵植物与非入侵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以云南省包括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在内的4种菊科入侵物种为研究对象,并以与其共生的菊科外来非入侵物种熊耳草(Ageratum houstonianum)为对照,研究外来入侵物种与非入侵物种叶片特性及气体交换参数等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和三叶鬼针草的Pnmax(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5.92、18.69、17.15和22.78μmol/(m2·s),分别比其共生非入侵物种熊耳草的高出21.63%、42.77%、31.02%和73.99%;4种入侵物种的LSP(light saturation point,光饱和点)和LCP(light compensation point,光补偿点)也显著高于熊耳草,但其AQY(apparent quantum yield,表观量子效率)却显著低于该共生种.4种入侵物种叶片的Nmass(leaf N content per unit mass,单位质量N含量)和CCmass(leaf construction cost per unit mass,单位质量建成成本)均显著高于熊耳草,除飞机草外,其他3种入侵物种的PEUE(photosynthetic energy use efficiency,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和PNUE(photosynthet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光合氮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熊耳草,而飞机草和熊耳草之间差异并不显著.5种植物叶片Nmass分别与叶片SLA(specific leaf area,比叶面积)、CCmas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植物Pnmax、叶片Pmass(leaf N content per unit mass,单位质量P含量)和PEUE呈显著正相关,植物Pnmax与PNUE、PEUE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SLA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与菊科共生外来非入侵植物相比,较高的光合特性参数、叶片特性指标和能量利用效率指标可能是外来菊科入侵物种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分类号: S45`Q945.11

  • 相关文献

[1]间作栽培模式下不同小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张春明,赵雪英,闫虎斌,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2016

[2]间伐改形对陇东高原密闭富士苹果园冠层微域环境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牛军强,孙文泰,董铁,尹晓宁,刘兴禄,马明. 2020

[3]辽宁地区两种菊科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魏子上,陈新微,杨殿林,皇甫超河. 2017

[4]平欧杂种榛不同树形对生长与结实的影响. 王慧娟,姚宇飞,宋锋惠,史彦江,单新春,古丽米热. 2015

[5]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特性的影响. 胡鑫,仙鹤,张付春,周晓明,韩守安,王敏,丁祥,潘明启,钟海霞,曾斌,伍新宇. 2022

[6]入侵种银胶菊和三叶鬼针草与本地种气体交换特性的比较. 陈新微,李慧燕,刘红梅,杨殿林,皇甫超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