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上下表面反射率差异及其与氮素状况的关系(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启发

作者: 周启发;王纪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叶绿素;氮;上表面;下表面;反射率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2 年 18 卷 05 期

页码: 40-4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 5个氮素水平处理的水稻叶片在分蘖、孕穗和抽穗期的上表面反射率和下表面反射率。结果表明 :各生育期水稻叶片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下表面反射率均大于上表面反射率 (绝对差值一般小于 2 % ) ,上下表面反射率差值大小与供氮水平间无显著相关性 ,但在近红外区域这种差值随着生育期而降低。与上表面反射率相比 ,下表面反射率与叶片氮素和叶绿素含量间具有同样高的相关性 ,因此水稻下表面反射率也可用于估计叶片氮素和叶绿素含量。下表面中脉向外凸出及上下表皮细胞大小与排列的差异可能是引起水稻叶片上下表面反射差异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综述. 杨程,闫歌,杜思梦,李向东. 2021

[2]光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与能量转换的影响. 关义新,林葆,凌碧莹. 2000

[3]施氮对多花黑麦草叶片叶绿素和鲜草产量的影响. 吕玉兰,王跃全,杨蓓,杨旸,张晓芳. 2013

[4]不同浓度氮、磷、钾对水培芹菜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陈晨,贾丽丽,陈雪琼,陈月珍,冯顾城,束胜,谢秀明,陶建平,谭国飞,王雅慧,熊爱生. 2022

[5]冬小麦光合特征及叶绿素含量对保水剂和氮肥的响应. 杨永辉,吴普特,武继承,赵世伟,黄占斌,何方. 2011

[6]光谱技术在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刘宏斌,张云贵,李志宏,张彩月,胡德永. 2004

[7]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马力,杨林章,沈明星,夏立忠,李运东,刘国华,殷士学. 2011

[8]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周新伟,邱业先,沈明星,朱兴连,陆长婴,王海候,施林林,陈凤生. 2013

[9]水稻减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立华,庞冰,程乐根,郑森,李静英,李文忠. 2006

[10]纳米碳增效尿素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流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燚,田小海,马国辉. 2011

[11]还原态硫对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2015

[12]氮、磷节约高产型水稻品种筛选. 李敏,付敬锋,贾朝羡,姬广梅,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 2020

[13]水稻种植在牛粪化肥配施条件下消纳氮磷的作用. 王春雪,舒正文,李敏,李元,陈建军,祖艳群,王昭,张克强. 2019

[14]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 宋祥甫,邹国燕. 1998

[15]氮钾镁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姜龙. 2010

[16]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 宋祥甫,邹国燕,吴伟明,金千瑜,应火冬. 1998

[17]穗肥不同施氮量对机插杂交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章飞杰,徐学珍,钱海平,裘雪龙,陈惠哲. 2020

[18]鱼稻共生条件下陶粒载体水稻浮床提高细菌活性及多样性. 陶玲,朱建强,李晓丽,宋超峰,彭亮,戴梨梨,李谷,陆光全. 2017

[19]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研究进展. 张晓果,王丹英,计成林,徐春梅,陈松,章秀福. 2015

[20]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俞琦,卞新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