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叶状体对干出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蕾

作者: 李晓蕾;汪文俊;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曹原;姚海芹;王飞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出;条斑紫菜;光合;抗氧化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5 期

页码: 156-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失水胁迫是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主要胁迫因子之一。为揭示条斑紫菜对失水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016年3月采自山东青岛湛山的野生藻体为材料,研究了失水胁迫下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显著降低,在失水率60%左右时降至最低值,但复水1 h后可恢复正常值。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逐渐降低,藻红蛋白(R-PE)和藻蓝蛋白(R-PC)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藻胆蛋白(R-PE+R-PC)∶SP比值的变化趋势与藻胆蛋白的变化趋势类似,但在失水率40%时上升至对照水平,失水80%时显著高于对照值。丙二醛(MDA)含量在失水率≤30%时没有显著变化,失水率≥40%时显著上升,但失水率在40%–80%时,藻体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失水率≤2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没有显著变化,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随着失水率增加,3种酶的活力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但失水率在50%–80%时,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失水早期,抗氧化酶SOD、CAT,尤其POD起着关键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因此,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失水程度增加,藻胆蛋白的抗逆作用逐渐显现,为藻体在复水后快速恢复光合作用(F_v/F_m)提供保障。

分类号: S917.3

  • 相关文献

[1]紫菜对大鼠生理机能及体内铅含量的影响. 江艳华,顾晓慧,郭莹莹,朱文嘉,姚琳,刘占涛,高华,王联珠. 2019

[2]条斑紫菜对胶州湾湿地浅海富营养化状况生物修复效果. 陈聚法,赵俊,过锋,张艳,夏斌. 2012

[3]不同品系条斑紫菜采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特征. 胡传明,陆勤勤,张美如,朱建一,马飞,周伟,沈辉. 2015

[4]紫菜腐霉侵染对条斑紫菜叶状体防御性物质含量及保护性酶类活性的影响. 张晓南,孙佩佩,茅云翔,邹丹丹,唐祥海,莫照兰. 2015

[5]不同品系条斑紫菜采收期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特征(英文). 胡传明,陆勤勤,张美如,朱建一. 2015

[6]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 张雪,王宏,房恩军,高燕,郭彪,刘克奉,徐晓甫,陈卫. 2019

[7]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英文). . 2019

[8]一株紫菜腐霉的鉴定及其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 李淑芬,莫照兰,孔凡娜,朱明,茅云翔. 2016

[9]条斑紫菜在不同生长周期砷形态变化规律及其对砷的富集效应. 尚德荣,赵艳芳,宁劲松,盛晓风,郭莹莹,张明. 2011

[10]紫菜养殖对养殖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分布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孙藤芹,汪文俊,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曹原,王飞久. 2019

[11]患拟油壶菌病条斑紫菜表面附生菌群分析. 阎永伟,杨慧超,莫照兰,李杰. 2022

[12]条斑紫菜细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马凌波,张凤英. 2004

[13]“黄优1号”条斑紫菜新品系遗传背景和营养成分分析. 曹原,汪文俊,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姚海芹,李晓蕾,王飞久. 2016

[14]条斑紫菜质粒状DNA的提取与富集. 郭宝太,夏连胜,孙世孟,单雷,毕玉平,戴继勋. 2000

[15]条斑紫菜中砷的亚细胞分布及其解毒机制的研究. 尚德荣,张继红,赵艳芳,翟毓秀,宁劲松,丁海燕,盛晓风,段元慧. 2013

[16]条斑紫菜中磷和钙的亚细胞分布及其与富集砷的关系. 尚德荣,宁劲松,赵艳芳,翟毓秀,李风铃,盛晓风,丁海燕,徐正,段德麟. 2016

[17]一起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的诊断. 何礼娟,杨慧超,李杰,唐磊,刘聪,莫照兰. 2021

[18]细菌酶酶解条斑紫菜体细胞及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 马凌波,王素娟,黄益澍,李晖. 1998

[19]条斑紫菜对胶州湾湿地浅海富营养化状况的生物修复效果. 陈聚法,赵俊,过锋,张艳,夏斌. 2012

[20]热处理对条斑紫菜中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研究. 朱兰兰,翟毓秀,宁劲松,舒本胜,赵晓君,赵彦玲.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