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中麦93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德森
作者: 王德森;李思敏;陈新民;何中虎;肖永贵;张运洪;郝元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中麦93;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258-259
摘要: 中麦9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中麦415/京垦49//中麦415。具有高产、抗病、中早熟、落黄好,籽粒较大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国家区域试验中,产量于对照品种中麦175,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两个小麦新品种(系). 张玉忠,崔太昌. 2001
[2]高产多抗性小麦新品种中育1220的选育与应用. 刘旭,李伟,闫文利,朱志华,杨兆生,闫素红. 2017
[3]高产大穗弱春性小麦新品种中育112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伟,刘旭,闫文利,朱志华,杨兆生. 2016
[4]镇麦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陈爱大,岳绪国,景德道,朱传统,杨军. 2001
[5]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鄂麦3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秦丹丹,徐晴,杨玉波. 2018
[6]皖麦29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王瑞,吴根娣,季昌好,汪建来,张平治. 2003
[7]小麦新品种鄂麦352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特性. 李梅芳,董静,许甫超,高春保,葛双桃,王贤智,张宇庆. 2009
[8]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鄂麦19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秦丹丹,徐晴. 2016
[9]高产优质杂产玉米黔单10号的选育. 任洪,柏光晓. 2001
[10]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万林生. 2009
[11]中粳新品种盐稻6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 2002
[12]磕食型向日葵良种辽磕杂1号. 王德生. 2004
[13]水稻新品种浑粳377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 杨宇,吕军,胡春梅,姜洪涛,赵成全,周毓珩. 2017
[14]玉米新品种九单52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马兰芳,杨光东,杨立冬,李洪刚,朱研. 2021
[15]优质糯玉米品种香甜糯39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蒋华科,莫武平,林森,向花香,覃耀冠,莫爱素,蒙月群,韦冠睦. 2021
[16]糯玉米新品种柳糯59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林森,莫武平,向花香,覃耀冠,莫爱素,蒙月群,蒋华科,刘珊珊. 2020
[17]国审优质糯小麦新品种川糯麦145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式昭,朱华忠,涂洋,伍玲. 2023
[18]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晋单48号. 贾志森,智建奇,贾春花. 2005
[19]中熟玉米新品种L106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永军,崔雪艳,张健. 2023
[20]大豆新品种汾豆5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任冬莲,朱倩,马俊奎,任小俊,刘学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小麦遗传群体持绿性研究
作者:王多霞;李雷;费帅鹏;付雪丽;肖永贵;孙海艳;陶志强;孟亚雄
关键词:小麦;叶绿素含量;多源数据融合;机器学习
-
50份ICARDA新引进小麦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作者:宋全昊;曹燕威;金艳;肖永贵;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朱统泉
关键词:小麦;资源评价;ICARDA;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
黄淮南片麦区79份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金艳;宋全昊;肖永贵;宋佳静;赵立尚;陈杰;白冬;朱统泉
关键词:小麦;黄淮南片麦区;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
矮腥黑粉菌胁迫的小麦全基因组重测序与转录组联合分析
作者:沈潼;肖越;粟神强;贾玉凤;郭巧玲;刘琦;肖永贵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穗病;全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联合分析
-
国内外153份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周警卫;叶博伟;张朋飞;张宇庆;郝敏;尹毓若;袁婵;李志康;李顺达;夏先春;何中虎;张宏军;兰彩霞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苗期抗性;成株抗性;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抗病性鉴定
-
小麦农家品种武都白茧儿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定位
作者:董亚超;董艳;赵聪;李雷;商航;肖永贵;白斌;夏先春;刘金栋;耿洪伟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分子标记;BSE-seq;BSR-Seq
-
海南东寨港流域土壤-溪流连续体溶解态黑碳分子特征及其界面转化机制
作者:王全超;吉恒宽;李思敏;李财生;侯正伟;邓万刚;吴治澎;王登峰
关键词:溶解态黑碳;土地利用;土壤-溪流连续体;结构组成;界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