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工模拟猪消化液中3种霉菌毒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瑞国

作者: 王瑞国;苏晓鸥;樊霞;王培龙;高忠武;张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模拟猪消化液;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吸附剂

期刊名称: 分析化学

ISSN: 0253-3820

年卷期: 2015 年 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人工模拟猪胃和小肠消化液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快速、灵敏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率体外法评价。通过模拟猪的消化道对饲料基质进行体外消化获得猪胃和小肠消化液,分别向其中按一定比例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和3种霉菌毒素,孵育、离心后,经进样液10倍稀释后测定。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分离,以0.2 mmol/L乙酸铵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MRM)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对AFB1,DON和ZEA在人工猪胃和小肠消化液中的定量限分别是1,50,40μg/L和0.3,50,20μg/L,相对偏差(RSD)<5.0%。并且,在39℃±0.5℃,10 h内测定结果稳定,能够满足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率的测定。采用本方法对市售8种蒙脱石类吸附剂和5种酵母细胞壁类吸附剂进行吸附率评价。

分类号: S859.8`O657.63

  • 相关文献

[1]霉菌毒素在肉鸡体内的残留及其控制研究. 黄晓琳,曲道峰,韩剑众. 2013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6种代表性霉菌毒素. 苏秋权,殷秋妙,王威利,李亚菲,徐爱平,李初年,黄晓梅,丁晨红,吴维煇,邓腾浩博,张展. 2020

[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的几种霉菌毒素. 范志影,刘庆生,石冬冬. 2016

[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原料中26种霉菌毒素. 王瑞国,苏晓鸥,程芳芳,王培龙,樊霞,张维. 2015

[5]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血浆中21种霉菌毒素或其代谢物残留. 王瑞国,苏晓鸥,王培龙,张维,薛岩,李玉. 2017

[6]比较几种吸附剂对3种霉菌毒素体外吸附脱毒效果的研究. 王金全,丁建莉,娜仁花. 2014

[7]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李俊营,詹凯,陈旭伍,陈彬,刘伟,吴俊锋. 2012

[8]霉菌毒素对动物养分代谢的影响及其机理. 王子苑,陈莹,李小冬,王小利,莫本田. 2016

[9]霉菌毒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田明,何鑫淼,冯艳忠,王文涛,于晓龙,吴赛辉,陈赫书,刘娣. 2017

[10]霉菌毒素与肉鸡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 钱英红,吉鹏华,贾淑萍,辛庆强,赵景娣,赵俊利. 2015

[11]防止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应对措施. 田河山. 2006

[12]天津地区猪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调查. 尹姣姣,池晶晶,李富强,谭世旭,任卫科,田向学,路超,鄢明华. 2019

[13]饲料及畜禽产品中霉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董国良,彭大鹏,韩肖亚,刘振利,袁宗辉. 2016

[14]抽样调查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及饲料原料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状况. 雷元培,马秋刚,谢实勇,赵丽红,范彧,李笑樱,王梁,谯仕彦,云鹏,计成. 2012

[15]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防制. 李鹏,王文杰. 2009

[1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饲料中6种霉菌毒素技术研究进展. 殷秋妙,吴维煇,李亚菲,王威利,张展,何绮霞. 2018

[17]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风险因子——霉菌毒素. 王丽芳,杨健,姚一萍,张三粉,冯小慧,杜琳,宋洁,史培. 2017

[18]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 徐子伟,万晶. 2019

[19]中国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史海涛,曹志军,李键,郭春华,王永,李胜利. 2019

[20]2017-2018年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分析. 刘景喜,孟庆江,芦娜,王丽学,郑桂亮,王永颖,王文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