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稳产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亚征

作者: 金亚征;谢瑞芝;李少昆;冯聚凯;于青;高世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华北平原;冬小麦;产量;保护性耕作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08 年 4 期

页码: 50-5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华北地区研究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不同品种、不同播量、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中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免耕播种小麦较玉米秸秆不还田翻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小麦3年均表现为减产,减产幅度8.3%~25.0%;而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播期,增加播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的减产幅度.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喷灌洒水与施肥均匀性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久生,饶敏杰. 2002

[2]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影响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例. 肖薇薇,许晶晶. 2016

[3]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4]风沙区保护性耕作种植冬小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雷金银,吴发启,李健宏,曹伟鹏,班乃荣. 2010

[5]华北冬小麦开花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张经廷,吕丽华,董志强,张丽华,姚艳荣,申海平,姚海坡,贾秀领. 2019

[6]作物水肥耦合类型量化方法在华北冬小麦水氮配置中的应用.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董志强,姚艳荣,姚海坡,申海平,贾秀领. 2019

[7]土下微膜覆盖与灌水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与物质生产效果的影响. 何立谦,张维宏,张永升,曹彩云,李科江,杜雄. 2014

[8]几种物候提取方法的小麦物候提取. 侯学会,隋学艳,梁守真,王猛,董敏. 2017

[9]南疆风沙区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方式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杨金钰,汪玉河,巴吾东,艾斯图拉,马雪琴. 2009

[10]免耕与秸秆覆盖对绿洲灌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黄涛,冯福学,车宗贤,俄胜哲. 2020

[11]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司纪升,王法宏,李升东,孔令安,冯波,张宾. 2008

[12]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表土作业技术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汪玉河,巴吾东,依明尼牙孜,艾则孜,马雪琴,马海刚,赵立朴. 2009

[13]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冯浩. 2017

[14]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温延臣,张曰东,袁亮,李伟,李燕青,林治安,赵秉强. 2018

[15]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张经廷,陈青云,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16]滴灌施肥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康爱林,孟凡乔,李虎,王立刚,武淑霞,张鑫,吴文良,李洪波,胡正江. 2020

[17]不同施氮措施对麦玉轮作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蔡连凤,王学霞,王甲辰,曹兵,魏丹,梁丽娜. 2024

[18]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乐音,路战远,张德健,张向前,程玉臣. 2015

[19]垄作区几种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研究. 王庆杰,李洪文,奚佳有,张旭,尤晓东,张洪涛. 2009

[20]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衣明圣,李玉杰,李玉伦,郑欣欣,王法宏,王宗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