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骞

作者: 孙骞;王兵;周怀平;王晓军;解文艳;杨振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空间自相关性;回归克里格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766-7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碳、氮、磷是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和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态因子,其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动态平衡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分析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性和影响机制,对区域土壤养分管理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东缘的三眼井小流域,利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以及土壤碳氮磷的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性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SOC、TN和TP的平均值分别为3.97、0.83和0.6 g·kg-1,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4.73、6.02、1.26,均属于中等变异水平。(2)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貌类型对研究区土壤SOC、TN具有显著影响,林地和荒草地高于梯田和退耕地,梁上高于沟谷; TP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影响,梯田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C∶N、C∶P和N∶P的影响较为一致,表现为梯田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 C∶N还受到坡度和地貌类型的显著影响,C∶P和N∶P还分别受到坡度和海拔的显著影响。(3)采用回归克里格法得到的预测图更能体现环境要素的作用,空间预测精度较高,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差异。因此,针对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采取不同的有机旱作、平衡施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并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有助于改善研究区土壤碳、氮、磷的平衡状况。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中国土壤温度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张慧智,史学正,于东升,王洪杰,赵永存,孙维侠,黄宝荣. 2008

[2]2014年新疆天山西部云杉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数据集. 蔡潮勇,曹姗姗,孔繁涛,胡林,刘婷婷,孙伟,王蕾. 2022

[3]河北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变异特征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曹祥会,龙怀玉,周脚根,邱卫文,雷秋良,刘颖,李军,穆真. 2016

[4]宁南山区不同年限撂荒梯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王月玲,马璠,许浩,董立国,万海霞,蔡进军. 2019

[5]AM真菌对石漠化地区桑树的促生及养分调控作用. 王岩,邢丹,宋拉拉,韩世玉,陈廷速. 2020

[6]不同农田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 文丽,李超,程凯凯,唐海明,肖小平,肖彦资,郭勇. 2023

[7]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布模拟. 热依法提·艾尼瓦尔,许仲林,常亚鹏,李路. 2021

[8]有机替代下盐碱土团聚体速效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顾鑫,王丽娜,任翠梅,杨丽,李娜,宋敏超,王迪. 2025

[9]长期宽窄行交替种植条带深松对农田黑土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周思琪,罗洋,隋鹏祥,王浩,任英,郑洪兵,李瑞平,赵宇,袁野,田圣陶,傅民杰,郑金玉,刘武仁. 2024

[10]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多尺度研究. 刘伟,郜允兵,潘瑜春. 2018

[11]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中镉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李乐,郭清芳,杨冰,周运涛,喻亚丽,何雅静,舒娜娜,何来英,肖革新. 2018

[12]顾及空间自相关的农作物面积空间抽样研究进展. 仲格吉,周清波,王迪. 2018

[13]放牧和刈割条件下草山草坡群落空间异质性分析. 辛晓平,杨桂霞,徐斌,李向林. 2002

[14]湖北省潜江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特征. 许倍慎,周勇,徐理,于雷,吴文斌. 2011

[15]空间自相关性对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抽样效率的影响. 王迪,仲格吉,张影,田甜,曾妍. 2021

[16]玉米南繁基地土壤速效氮空间变异性对采样间距的响应研究. 吴炳孙,孙勇,王桂花,王晶晶. 2023

[17]玛曲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 邹丽娜,周志宇,颜淑云,秦彧. 2009

[18]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19]梨树叶片黄化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关系. 白鹏华,刘奇志,李红旭,刘艳斌,石旺鹏,王玮,刘志龙,周海鹰,赵明新. 2013

[20]哈尔滨市黑土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以方正县德善村为例. 张久明,迟凤琴,杨思平,宿庆瑞.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